亚马逊云科技宣布,已入选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并正式开放高校申请。亚马逊云科技将为高校开放“定向人才培养培训”、“就业实习基地”以及“重点领域校企合作”三个类别的80个项目,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领域,为高校提供培训、就业和科研资源,持续推动云计算产业人才培养和科研进步。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是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为落实“稳就业”、“保就业”而组织开展的项目,旨在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为人才供需提供有效对接。
在第一期项目当中,亚马逊云科技通过81个“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和“就业实习基地项目”支持了61所高校培养人才、培训师资、促进就业,组织了包括技术讲座、教师培训讲座、就业对接会和线上宣讲会等近50场活动,累计培训超过4000名学生、120名教师,帮助近150名学生获得云计算相关工作机会。此前,亚马逊云科技承诺到2025年通过提供免费云计算技术培训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2900万人提高云计算技能,两次积极参与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也是践行该项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学发展与学生创新中心刘彦博老师表示:“很高兴能够与亚马逊云科技一起通过第一批教育部‘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为我校师生提供丰富的云计算培训资源。通过学习亚马逊云科技全球领先的云计算知识,在功能强大的云平台上动手实践,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云计算技能。未来,我们期待与亚马逊云科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软件与大数据学院叶期财教授表示:“就业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而言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未来实际工作紧密贴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机会。通过参与第一批教育部‘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学生能够通过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来自全球的真实云计算应用案例充分理解所学知识、锻炼全球化的思维模式。此外,通过考取业界认可的亚马逊云科技认证,学生能够证明自己的云计算技能,获得更多工作机会。”
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中,亚马逊云科技通过 “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为高校提供丰富的云培训资源,包括可直接讲授的免费云计算课程、数百小时免费且支持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的云计算课程、功能强大的线上学习平台、标准的云实验及线上模块测验、师资培训和技术讲座,并为师生提供亚马逊云科技认证考试折扣。通过“就业实习基地项目”,亚马逊云科技为高校和雇主搭建就业桥梁,提供求职版功能,将雇主的用人信息与学生的求职信息联系起来。同时,依托亚马逊云科技广泛的客户群体和合作伙伴,为学生对接包括亚马逊云科技在内的企业的就业机会。
在第二期项目中,亚马逊云科技又新增了“重点领域校企合作项目”,将为有云计算相关教学基础和较强科研能力的高校提供亚马逊云科技云计算资源、科研算力管理平台、云端科研环境以及开放数据集,支持高校师生开展应用型科研项目。此外,亚马逊云科技还将利用丰富的全球商业实践和行业经验,帮助高校对接产业需求,助力科研成果落地,推动云计算产业科研进步。
亚马逊云科技一直致力于提供丰富的全球教育和培训资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产业培养云计算人才,目前在国内已经有超过70万人受益于亚马逊云科技人才培养和实践项目,其中包括与全国超过 500 所高校达成合作。通过积极参与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亚马逊云科技希望将全球的教育和培训资源拓展到更多高校,进一步助力中国云人才培养,推动中国云计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Hugging Face推出开源工具Yourbench,允许企业创建自定义基准来评估AI模型在其内部数据上的表现。这一工具通过复制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基准的子集,以极低成本实现了对模型性能的精确评估。Yourbench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更贴合实际需求的AI模型评估方法,有望改善模型评估的方式。
Cognition AI 推出 Devin 2.0,这是其 AI 驱动的软件开发平台的更新版本。新版本引入了多项功能,旨在提升开发者与自主代理之间的协作效率。最引人注目的是,Devin 2.0 的起价从每月 500 美元大幅下调至 20 美元,使其更易于普及。新功能包括并行 Devin、交互式规划、代码库搜索等,有望提升开发效率并增强用户控制。
安迪·卡拉布蒂斯是一位杰出的CIO,她的职业生涯横跨多个行业和地区,经历了多次变革时刻。她在福特和通用汽车锻炼了领导力和技术专长,后来在戴尔、拜奥根和国家电网等公司担任高管,推动战略创新。本文总结了她对IT领导者核心技能的见解,包括战略沟通、情商、协作、远见卓识、变革管理和敏捷性等,对当今IT领导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边缘 AI 计算将使人形机器人、智能设备和自动驾驶等应用从数据中心和云端服务器解放出来,转移到制造车间、手术室和城市中心等场景。它能实现低延迟和自主决策,使 AI 无处不在,推动工业设施全面自动化,彻底改变商业和生活方式。边缘 AI 正在快速发展,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推出相关硬件和软件平台,未来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