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Alpha Go一战成名,这一年也成为AI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可以创造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
Forrester数据显示,在2020年,企业在应用AI技术时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技术不够成熟,但到了2021年这一挑战已经退居第十位。AI应用已经跨越技术不够成熟阶段,开始进入到规模化发展阶段。
现在像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机器视觉等诉求在市场、资本上已经逐渐凸显,AI+其实早已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虽然AI+正如火如荼的推进中,但在AI落地上还是有一定的难点。在Forrester首席分析师穆飞看来,主要体现在AI工程化能力,因为开发少量AI模型并不难,开发、部署、监控成百上千个AI模型的工程化却难度较大。
AI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数据、算法和算力这“三驾马车”,短短几年间AI技术实现了飞速的发展,都是源于三者循环增强的关系。数据和算法都离不开算力的支撑,数据的不断增加需要更强的算力处理数据,同时人工智能不断训练、应用又催生更多数据反过来对算力提出需求。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AI成本居高不下,在算力上,AI的性能变得更强,所需的算力也大幅攀升;在应用上,AI并非即插即用,它不会自己训练自己,也不可能自我修复,这些都需投入大量人力;在效率上,一个AI模型从研发到一个产品,经历周期复杂,流程分散且欠缺标准化,导致开发效率低。
数据清洗标注、算法量产、算力优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等等方面都是降低AI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规模化的因素。
“企业提高使用AI的效率可以从更高效的数据准备(如feature store)、自动化建模以及ModelOps工具链入手。”Forrester首席分析师穆飞认为,企业需要一种科学的AI治理方式,可以借鉴ModelOps方法论,模型开发仅仅是第一步,应该持续监控并根据结果及时更新模型,形成流程化、标准化的闭环。
企业在衡量AI价值上也不能一味追求技术先进性,要更多落实到业务流程,通过业务价值来衡量。当AI广泛与决策系统联动时,也将变革企业的根本运营模式,超4000亿的中国市场规模也并非空想。
《数字化转型方略》2022年第9期:http://www.zhiding.cn/dxinsight/220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数据分析平台公司Databricks完成10亿美元K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累计融资总额超过200亿美元。公司第二季度收入运营率达到40亿美元,同比增长50%,AI产品收入运营率超过10亿美元。超过650家客户年消费超过100万美元,净收入留存率超过140%。资金将用于扩展Agent Bricks和Lakebase业务及全球扩张。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