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近日发布了最新的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重点关注三个关键趋势:沉浸式体验的演变和扩展、人工智能自动化的加速、所谓的优化技术专家交付。
这与Gartner发布的2021年技术成熟度曲线中的技术截然不同,而编制该曲线的分析师表示,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本质上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很多技术最多只出现一两年之后,就会给其他新兴的技术让出空间。
尽管如此,Gartner表示,出现在曲线中的技术有可能在未来二到十年内为早期采用者带来显着的竞争优势。
Gartner副总裁分析师Melissa Davis表示:“新兴技术为企业提供了转型潜力,但CIO和技术创新领导者们面临的挑战是要在扩大数字能力的同时,提高可持续性,以应对不断突显的资源限制。企业组织必须消除围绕新兴技术带来的噪音,通过利用推动竞争差异化和效率的创新来加速变革。”
关于沉浸式体验趋势的发展和扩展,Gartner解释说,数字体验的未来正变得越来越沉浸式,并将得到一系列新兴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可以实现更动态的虚拟表示、环境、以及人和客户构成的生态系统,还有新的参与模式。
这些新技术主要集中在源自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创新,包括元宇宙、NFT、超级应用、Web3、去中心化身份、数字人类、客户的数字孪生、内部人才市场。
 
据Gartner称,这些技术使个人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份和数据,体验与数字货币集成的、虚拟的生态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以新的方式接触客户,加强或者开辟全新的收入来源。
Gartner表示,加速AI自动化是指将AI扩展为新产品以及现有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这将催生一系列全新的专业AI模型,可用于实现模型开发、训练和部署的自动化。Gartner表示,这可以让人类的角色重新聚焦,从而使人工智能能够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和决策,并更快地获得收益。
促成这一趋势的技术包括自主系统、因果式AI、基础模型、生成式设计AI以及机器学习代码生成。
至于优化的技术人员交付,这是指成功的数字业务是内部自建而非外部购买得来的,Gartner明确指出了一系列以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构建者社区及其使用的平台为中心的新兴技术。
这覆盖的技术非常多,包括增强的FinOps、云数据生态系统、云可持续性、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网格架构、数据可观察性、动态风险治理、行业云平台、最小可行架构、以可观察性为驱动的开发、OpenTelemetry和平台工程。Gartner表示,这些技术有助于获得反馈和洞察,用于优化和加快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交付,同时使业务运营更具可持续性。
2022年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涵盖了过去一年中Gartner所研究的2000多项新技术和应用框架,而且Gartner指出,目前这些新技术和应用框架都处于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未来如何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换句话说,这些新技术和应用框架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
Gartner副总裁、杰出分析师Gary Oliffe表示:“这些技术可能会给部署带来更大的风险,但对于那些能够凭借自身应对未经验证的技术的能力来评估和利用这些新技术的早期采用者来说,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好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云服务部门与OpenAI签署了一项价值380亿美元的七年协议,为ChatGPT制造商提供数十万块英伟达图形处理单元。这标志着OpenAI从研究实验室向AI行业巨头的转型,该公司已承诺投入1.4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在AI时代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亚马逊而言,这项协议证明了其构建和运营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的能力。
Meta FAIR团队发布的CWM是首个将"世界模型"概念引入代码生成的32亿参数开源模型。与传统只学习静态代码的AI不同,CWM通过学习Python执行轨迹和Docker环境交互,真正理解代码运行过程。在SWE-bench等重要测试中表现卓越,为AI编程助手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当今最大的AI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一座小城市。美国数据中心已占全国总电力消费的4%,预计到2028年将升至12%。电力供应已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核能以其清洁、全天候供电特性成为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新选择。核能项目供应链复杂,需要创新的采购模式、标准化设计、早期参与和数字化工具来确保按时交付。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发现AI训练中的"繁荣-崩溃"现象,揭示陈旧数据蕴含丰富信息但被传统方法错误屏蔽。他们提出M2PO方法,通过改进数据筛选策略,使模型即使用256步前的陈旧数据也能达到最新数据的训练效果,准确率最高提升11.2%,为大规模异步AI训练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