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近日发布了最新的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重点关注三个关键趋势:沉浸式体验的演变和扩展、人工智能自动化的加速、所谓的优化技术专家交付。
这与Gartner发布的2021年技术成熟度曲线中的技术截然不同,而编制该曲线的分析师表示,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本质上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很多技术最多只出现一两年之后,就会给其他新兴的技术让出空间。
尽管如此,Gartner表示,出现在曲线中的技术有可能在未来二到十年内为早期采用者带来显着的竞争优势。
Gartner副总裁分析师Melissa Davis表示:“新兴技术为企业提供了转型潜力,但CIO和技术创新领导者们面临的挑战是要在扩大数字能力的同时,提高可持续性,以应对不断突显的资源限制。企业组织必须消除围绕新兴技术带来的噪音,通过利用推动竞争差异化和效率的创新来加速变革。”
关于沉浸式体验趋势的发展和扩展,Gartner解释说,数字体验的未来正变得越来越沉浸式,并将得到一系列新兴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可以实现更动态的虚拟表示、环境、以及人和客户构成的生态系统,还有新的参与模式。
这些新技术主要集中在源自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创新,包括元宇宙、NFT、超级应用、Web3、去中心化身份、数字人类、客户的数字孪生、内部人才市场。
据Gartner称,这些技术使个人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份和数据,体验与数字货币集成的、虚拟的生态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以新的方式接触客户,加强或者开辟全新的收入来源。
Gartner表示,加速AI自动化是指将AI扩展为新产品以及现有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这将催生一系列全新的专业AI模型,可用于实现模型开发、训练和部署的自动化。Gartner表示,这可以让人类的角色重新聚焦,从而使人工智能能够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和决策,并更快地获得收益。
促成这一趋势的技术包括自主系统、因果式AI、基础模型、生成式设计AI以及机器学习代码生成。
至于优化的技术人员交付,这是指成功的数字业务是内部自建而非外部购买得来的,Gartner明确指出了一系列以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构建者社区及其使用的平台为中心的新兴技术。
这覆盖的技术非常多,包括增强的FinOps、云数据生态系统、云可持续性、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网格架构、数据可观察性、动态风险治理、行业云平台、最小可行架构、以可观察性为驱动的开发、OpenTelemetry和平台工程。Gartner表示,这些技术有助于获得反馈和洞察,用于优化和加快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交付,同时使业务运营更具可持续性。
2022年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涵盖了过去一年中Gartner所研究的2000多项新技术和应用框架,而且Gartner指出,目前这些新技术和应用框架都处于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未来如何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换句话说,这些新技术和应用框架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
Gartner副总裁、杰出分析师Gary Oliffe表示:“这些技术可能会给部署带来更大的风险,但对于那些能够凭借自身应对未经验证的技术的能力来评估和利用这些新技术的早期采用者来说,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好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清华大学团队突破性开发"零样本量化"技术,让AI模型在不接触真实数据的情况下完成高效压缩,性能反超传统方法1.7%,为隐私保护时代的AI部署开辟新路径。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LLM经济学家"框架,首次让AI学会为虚拟社会制定税收政策。系统包含基于真实人口数据的工人AI和规划者AI两层,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找到最优经济政策,甚至能模拟民主投票。实验显示AI制定的税收方案接近理论最优解,为AI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新路径。
K Prize是由Databricks和Perplexity联合创始人推出的AI编程挑战赛,首轮比赛结果显示,获胜者巴西工程师Eduardo Rocha de Andrade仅答对7.5%的题目就获得5万美元奖金。该测试基于GitHub真实问题,采用定时提交系统防止针对性训练,与SWE-Bench 75%的最高得分形成鲜明对比。创始人承诺向首个在该测试中得分超过90%的开源模型提供100万美元奖励。
南开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3D高斯泼溅重光照方法,通过在高斯原语上直接编码离散化SDF值,避免了传统方法需要额外SDF网络的问题。该方法设计了投影一致性损失来约束离散SDF样本,并采用球形初始化避免局部最优。实验表明,新方法在保持高质量重光照效果的同时,仅需现有方法20%的显存,显著提升了训练和渲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