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软件是中国企业投资和关注的重点。中国的AI软件市场在持续快速增长,竞争非常激烈。AI软件企业使用一种或多种AI技术(见图1),帮助企业解读事件、完成决策支持和自动化,以及采取相应行动。这些厂商的解决方案,可以解决AI价值链部分或整个生命周期的需求,包括构思、用例发现、数据收集、数据增强、AI开发,以及AI部署、监控和校准。
图1:Gartner人工智能技术框架
从图2可见,中国AI软件市场的未来受到三种关键力量的影响:
图2:影响中国AI软件市场未来的三种关键力量
相关法规会推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AI已成为中国的一项国家战略,其目的在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社会治理。考虑到监管环境,做好数据隐私、AI伦理和可解释型AI是成功的要点。相关法规也会推动整个AI行业的变化,使其以可持续、更健康的方式发展。
中国政府制定的一项指导方针指出,数据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之后的第五生产要素。为支持国家层面的AI发展计划,数据和分析领导者需要优先改善数据交换、数据质量和数据治理,加快培育数据市场。对专注于数据集成、数据标注和注记的厂商而言,这一指导方针意味着AI价值链上会产生更多的机会。
2022年2月正式启动的东数西算工程,会大幅提升算力的使用效率,满足AI的发展需求。
“本地化”需求会推动AI软件市场的差异化
多种细分业务应用开始嵌入AI功能,导致市场中发展出两类智能应用。其中,一类智能应用来自于国内传统软件厂商,这些厂商会受益于本地化。另一类智能应用,来自于专注特定领域或垂直行业的厂商。随着使用软件本地化程度的提高,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中国客户使用上述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在各垂直行业中会逐渐成熟。
多样化企业需求会催生出更丰富的AI交付方式
在数字化转型中,企业机构逐渐成熟,需要借助更多的数据和背景信息来做出有益的成果驱动决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机构,希望AI投入能快速创造价值。业务环境日益复杂,意味着中国企业机构需要使用多种传统和先进AI技术,调整决策流程、获取竞争优势。
中国的AI软件市场增长迅速、竞争激烈
中国的AI软件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Gartner预测,该市场未来五年营收将从47.67亿美元增长到138.5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28%。
中国的AI软件市场中有3,000余家厂商,其中大部分属于AI多面手型厂商,可向客户独立提供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和机器学习(ML)技术。这些厂商提供端到端个性化增强服务、咨询服务和运营服务,解决客户的具体业务问题。随着市场的持续扩张,中国AI软件公司的数量也会增长。
市场主体从AI多面手转变为AI技术专业软件提供商
图3展示了中国AI软件市场的变化趋势:该市场供应商以往面向通用需求,现在逐渐转变为面向细分需求。
图3:中国AI软件市场变化趋势
数据和分析领导者需要将热炒的“AI中台”概念转化为策略性解决方案
目前而言,AI价值的发挥,大多源自一次性的点对点解决方案。在2022年CIO和技术高管调研中,只有4%的中国受访者部署了MLOps。
中台的热度很高,不同厂商在营销中使用的定义五花八门。“AI中台”即是很多解决方案推销中产生的概念。中国的数据和分析领导者需要以清醒的眼光看待AI中台,在实验和运营中专注于可复用的AI工件,包括数据、模型和实施管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olt科技服务公司推出超低延迟云连接服务Colt ULL DCA,专门面向加密货币交易商和AI应用开发企业的高速需求。该服务结合超低延迟网络和专用云接入平台,绕过公共互联网提供专用高速路径。在AWS亚洲区域测试中,平均延迟比原生路由降低15%。随着亚太地区数字资产交易成熟和AI需求爆发,企业对安全高性能连接需求激增,Colt正加速在东南亚扩张布局。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ETTIN模型套件,首次实现了编码器和解码器模型的公平比较。研究发现编码器擅长理解任务,解码器擅长生成任务,跨界训练效果有限。该研究为AI模型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所有资料已开源供学术界使用。
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分析显示,谷歌搜索结果页面的AI概述功能显著降低了用户对其他网站的点击率。研究发现,没有AI回答的搜索点击率为15%,而有AI概述的搜索点击率降至8%。目前约五分之一的搜索会显示AI概述,问题类搜索中60%会触发AI回答。尽管谷歌声称AI概述不会影响网站流量,但数据表明用户看到AI生成的信息后更容易结束浏览,这可能导致错误信息的传播。
博洛尼亚大学团队开发出情感增强的AI系统,通过结合情感分析和文本分类技术,显著提升了新闻文章中主观性表达的识别准确率。该研究覆盖五种语言,在多项国际评测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打击虚假信息和提升媒体素养提供了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