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创造的价值备受瞩目。各行各业兴起数据潮流,保险行业也不例外。保险行业的发展变迁中,在提升保障功能的同时,其服务功能也愈发受到重视。随着运行方式和消费场景的改变,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保险行业如何转型升级?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Statista的数据,到2025年,物联网设备的数量预计将增至309亿台,远超目前的138亿台。风起云涌的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也正积极转型,凭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来获取和分析数据,推出“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产品,拥抱个性化服务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
利用位置数据优化保险服务
实时访问手机位置数据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完善旅行险产品。例如,保险公司可以创建只有在手机用户跨越国界或旅行超过一定距离时才会生效的产品。通过实时位置数据,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被保险人的具体旅行行为和风险状况,来进一步细化风险评估、定价和核保。如果后续发生理赔,由于所需的大部分证据都可以从物联网传感器中获取,因此被保险人对于旅行计划相关的沟通和流程也会变得更加精简。
目前,多数年度旅行保单在旅行地点、持续时间以及旅行者参与的活动等细项上都有制定标准保险覆盖范围、保额和限制条款。由于保险公司对这些保单上的具体旅行行为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因此此类年度保险计划使用的是通用费率和保单条款。然而,单一的产品和被动的服务并不适用于千变万化的个体情况。
而运用实时位置数据可以有效为旅客提供协助。如果保险公司能够实时获得被保险人旅行的详细信息(地点、时间、方式、天数等),一旦他们在旅行期间需要帮助,这些位置数据就会起到关键作用。保险公司甚至可以考虑在旅行保险应用中增加紧急按钮,如果被保险人在旅途中需要帮助,就可以按下按钮通知保险公司。优惠的费率和更主动有效的服务可能会使旅客更愿意分享旅行数据。
基于数据,实现保险服务真正的“量身定制”
除旅行险外,位置数据还可用于改善其他险种,例如基于车联网的车险。基于位置数据,保险公司就能了解被保险人开车的时间、车辆停放的位置等,并对车险进行评估和定价。UBI保险产品最初是基于汽车的驾驶次数和地点开发的。后来,一些车联网保险公司创新推出了基于驾驶方式(紧急刹车、超速等)的保险产品。这些产品从根据位置判断风险,进化到了结合更加精确的位置数据分析和附加的相关数据来判断风险。
如果把被保险人的汽车位置数据与其房屋保险相关联,那么房屋保险公司就会知道其可能在家的时间。在房屋险中,有一些险种涵盖房屋空置这样风险较高的情况(比如盗窃、蓄意破坏等),也有一些包含房屋占用这种风险较低的情况(比如责任险、居家工作险等)。因此,如果保险公司能够掌握房主和家人在家/不在家的详细时间数据,就可以更准确地进行核保,根据房主的情况提供更加具体且适合的保险方案并做出相应评级,再根据这些信息调整保费和服务。做到这些,保险公司就在“了解客户”这一点上前进了一大步。个性化服务能够帮助保险公司加强客户信任,与客户建立更加良好的长期关系,最终提高客户终身价值。
随着对数据的使用日益娴熟,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逐渐成为数据行家。凭借位置数据,保险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行为,分析客户需求,并基于此推出创新保险产品,提供更加主动和定制化的服务。从牙刷、冰箱、健身追踪器、手表,到灯具、游戏机、热传感器等,这些生活中的物联网智能设备都能帮助保险公司了解客户行为和相关风险,从而为客户定制合适的产品。
隐私安全不容忽视
无论保险公司如何利用设备数据对保险产品进行创新,都应该始终把隐私安全置于首位。保险公司必须在征得客户同意后,才能使用来自客户手机、车辆和其他物联网设备的位置数据。客户有权选择与保险公司分享哪些数据,尤其当涉及医疗、保险和金融活动时,个人和敏感信息的隐私保护就显得更为关键。因此,保险公司在开发创新产品时,必须首先考虑相关的隐私保护法律法规。
在当今的互联数字世界中,人们在购物、获取新闻或制定健身目标等时刻,会更乐于通过分享数据来获得更加便捷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因此,保险公司可以基于客户数据确定更准确的保费,提供更适合的产品。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客户对自身的隐私安全有信心,并且能够真切感受到保险公司在保费和服务上的诚意,反之则不然。
Cloudera助力保险公司深挖数据价值
物联网和流媒体数据源的出现引发了行业对创新应用的浓厚兴趣。值得思考的是,当保险公司获得了具有特定用途的数据时,是否能在合适的时机将其用于其他商业应用,以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这样将有助于保险公司减轻数据管理压力,从而为客户提供整体的保险规划,而非各种独立、不同的保险服务。
在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的过程中,Cloudera与保险客户密切合作,提供贯穿整个数据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助其优化数据战略以及与数据和AI应用相关的业务目标。Cloudera愿与保险客户共同深挖数据价值,期待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推出 Copilot+ PC 标准,要求配备高性能 NPU,引发 AI PC 市场格局变化。英伟达虽在数据中心 AI 领域占主导,但在 PC 端面临挑战。文章分析了英伟达的 AI PC 策略、NPU 与 GPU 的竞争关系,以及未来 GPU 可能在 Copilot+ 功能中发挥作用的前景。
专家预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2025 年可能成为 AI 泡沫破裂的关键一年。尽管 AI 仍有望在多模态模型和自动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突破,但技术瓶颈、投资回报率下降、监管趋严以及环境和伦理问题等因素可能导致 AI 热潮降温。未来 AI 发展将更注重平衡和可持续性。
研究表明,现有的公开 AI 模型在描述大屠杀历史时过于简单化,无法呈现其复杂性和细微之处。研究人员呼吁各相关机构数字化资料和专业知识,以改善 AI 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表述。他们强调需要在 AI 系统中加入更多高质量的数据,同时在审查和信息获取之间寻求平衡。
Google 推出名为 Titans 的新型 AI 架构,是 Transformer 的直接进化版。Titans 引入了神经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基于惊喜的学习系统,使 AI 更接近人类思维方式。这一突破性技术有望彻底改变 AI 范式,推动机器智能向人类认知迈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