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DC最新的《全球人工智能支出指南》显示,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在人工智能系统上的支出将从2022年的176亿美元增加到2025年约320亿美元。企业投资人工智能(AI)是为了通过改善客户洞察力而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员工效率,加快决策速度。IDC预测,2020-2025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5.2%。
IDC亚太区认知计算/人工智能副研究总监Jessie Danqing Cai表示:“疫情引发的诸多变化将继续存在,我们预计远程或非接触式参与等AI实际用例将继续增长势头。从长远来看,对AI解决方案相关风险因素管理的明确指导,将进一步提高采购组织的信心水平。”
未来五年,银行业仍将是在AI解决方案上投入最多的垂直行业。银行业通过增强威胁情报和欺诈分析应用来缓解风险,这对银行业投资AI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州/地方政府是AI解决方案的第二大支出方,主要集中在公共安全和应急响应、增强威胁情报和预防系统方面。其次是专业服务行业,年复合增长率为26.6%,重点关注增强客户服务代理,帮助解决客户问题等方面。智能业务创新和自动化将被用于优化和简化复杂、重复的业务任务,为组织决策提供支持。
IDC IT支出指南、客户洞察和分析高级市场分析师 Vinayaka Venkatesh 表示:“越来越多的政府法规,对AI的信任、AI的稳健性和道德使用要求,这些都是需要组织去面对的。其中金融服务、酒店和旅游这些直接面向客户的行业,将首当其冲面对政府提出的要求。”
AI的五大用例总规模达到61亿美元,占AI总支出的34.5%,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08亿。所有行业普遍投资于增强客户服务代理、销售流程推荐和增强、智能业务创新、自动化解决方案,因为这些解决方案能够让组织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同时缩短决策时间。州和地方政府的AI支出中有超过64.3%用在了公共安全和应急响应解决方案上,以应对新出现的威胁,以及改进应急或者灾难规划及响应。同样,银行业金融服务和保险(BSFI)的AI支出中将有25%用在欺诈分析和调查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上,以检测欺诈交易和异常情况。
硬件是第一大领先技术,占到了AI支出的49.8%多;规模最大的投资领域是服务器,占总支出的84%多,其余用于存储。软件是第二大领先技术,占AI支出的31%,其中有71%的AI软件支出用在了AI应用和AI平台上。此外AI服务支出增长最快,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4.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YouTube开始推出肖像检测工具,帮助创作者识别和举报使用其面部特征的AI生成视频。该系统类似于版权检测机制,目前处于测试阶段,仅向部分创作者开放。用户需要提供政府身份证件照片和面部视频来验证身份。系统会标记疑似包含用户肖像的视频,但无法保证100%准确识别AI内容。YouTube将根据多项因素决定是否移除举报的视频。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
谷歌宣布在AI Studio平台中引入"氛围编程"体验,让编程和非编程用户都能更轻松地开发应用程序。用户可通过简单提示生成可运行的应用,新功能包括应用画廊、模型选择器、安全变量存储等。平台还添加了模块化"超能力"功能和"手气不错"按钮来激发创意。完成的原型应用可一键部署到谷歌云运行平台。此次更新正值业界期待谷歌即将发布Gemini 3.0大语言模型。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Tool-Light框架,通过信息熵理论解决AI工具使用中的过度调用、调用不足和过度思考问题。该框架采用熵引导采样和两阶段自演化训练,让AI学会合理使用外部工具。在10个推理任务测试中,Tool-Light显著提升了AI的效率和准确性,为AI工具集成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