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在微博上吃了不少明星的瓜,这时一个哲学问题也诞生了,世界上有完美的人吗?
30多年前,法国哲学家及作家萨特说:切·格瓦拉是我们时代最完美的人。《完美的人》一书中叙述了这位职业革命家传奇经历和不朽人生。他被西方和拉美报刊冠于"浪漫冒险家"、"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拉丁美洲的加里波的"、"尘世的耶稣"等等令人目眩称号。
现实世界真有完美的人吗?可能有无限接近的人,但一定没有完美的人。
数字虚拟人好像可以做到这点,制作一个你认为完美的人。当然我们也听到了大家对这一概念的N种称呼:数字人、虚拟人、数字虚拟人、虚拟偶像。
对于这些称呼,融创文化技术导演范冬明认为,数字人和虚拟人更多是在构建技术层面上的一个区分,虚拟偶像更多指活跃在社交媒体网络并对大众产生影响力、传播力的数字形象,虚拟偶像和艺人其实是完全等同的概念。
资本向来是潮头的风向标,他们一直用前瞻的眼光审视投资机遇,这次他们也看到了数字虚拟人。数据显示,2020年虚拟人相关企业融资共1713起,2021年虚拟数字人相关企业融资共2843起,融资金额为2540亿元,红杉、IDG、顺为资本等一线基金纷纷入局,总融资金额达到近8亿元。
目前看来,企业员工、娱乐明星、带货主播,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数字虚拟人。江苏卫视跨年晚会上,以邓丽君为原型的虚拟人与真人歌手对唱、上海浦发银行的数字员工“小浦”、可以作诗作曲的清华大学虚拟学生“华智冰”、快手推出的电商虚拟主播“关小芳”、活跃在社交平台的虚拟人“AYAYI”。
不同的数字虚拟人也有自己的特征属性,通过“外观、行为、思想”三个基本特征可以“定位”差异,同时这三个特征背后是大量技术栈的支撑,涉及众多的领域。本期数字化转型方略也发出了数字虚拟人的灵魂三问,数字虚拟人是谁?数字虚拟人在哪?数字虚拟人要干什么?
我们将从数字虚拟人概念的区分、制作与建模、技术工具、运营模式、资本投入,甚至为什么大多数形象都是女性,这一商业深层次原因来进行讨论,看看在元宇宙推动的这一细分领域中,又出现了哪些场景突破。
《数字化转型方略》2022年第3期:http://www.zhiding.cn/dxinsight/220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Xbox 部门推出了名为 Muse 的生成式 AI 模型,旨在为游戏创造视觉效果和玩法。这一举措反映了微软全面拥抱 AI 技术的战略,尽管游戏开发者对 AI 持谨慎态度。Muse 不仅可能提高游戏开发效率,还有望实现老游戏的现代化改造,但其实际效果和对行业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Sonar收购AutoCodeRover,旨在通过自主AI代理增强其代码质量工具。这项收购将使Sonar客户能够自动化调试和问题修复等任务,让开发者将更多时间用于改进应用程序而非修复bug。AutoCodeRover的AI代理能够自主修复有问题的代码,将与Sonar的工具集成,提高开发效率并降低成本。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数据中心的变革。为满足 AI workload 的需求,数据中心面临前所未有的电力消耗增长、散热压力和设备重量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包括 AI 专用硬件、可再生能源、液冷技术等。同时,数据中心还需平衡监管压力和社区关切。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将决定 AI 技术能否实现其变革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