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在微博上吃了不少明星的瓜,这时一个哲学问题也诞生了,世界上有完美的人吗?
30多年前,法国哲学家及作家萨特说:切·格瓦拉是我们时代最完美的人。《完美的人》一书中叙述了这位职业革命家传奇经历和不朽人生。他被西方和拉美报刊冠于"浪漫冒险家"、"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拉丁美洲的加里波的"、"尘世的耶稣"等等令人目眩称号。
现实世界真有完美的人吗?可能有无限接近的人,但一定没有完美的人。
数字虚拟人好像可以做到这点,制作一个你认为完美的人。当然我们也听到了大家对这一概念的N种称呼:数字人、虚拟人、数字虚拟人、虚拟偶像。
对于这些称呼,融创文化技术导演范冬明认为,数字人和虚拟人更多是在构建技术层面上的一个区分,虚拟偶像更多指活跃在社交媒体网络并对大众产生影响力、传播力的数字形象,虚拟偶像和艺人其实是完全等同的概念。
资本向来是潮头的风向标,他们一直用前瞻的眼光审视投资机遇,这次他们也看到了数字虚拟人。数据显示,2020年虚拟人相关企业融资共1713起,2021年虚拟数字人相关企业融资共2843起,融资金额为2540亿元,红杉、IDG、顺为资本等一线基金纷纷入局,总融资金额达到近8亿元。
目前看来,企业员工、娱乐明星、带货主播,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数字虚拟人。江苏卫视跨年晚会上,以邓丽君为原型的虚拟人与真人歌手对唱、上海浦发银行的数字员工“小浦”、可以作诗作曲的清华大学虚拟学生“华智冰”、快手推出的电商虚拟主播“关小芳”、活跃在社交平台的虚拟人“AYAYI”。
不同的数字虚拟人也有自己的特征属性,通过“外观、行为、思想”三个基本特征可以“定位”差异,同时这三个特征背后是大量技术栈的支撑,涉及众多的领域。本期数字化转型方略也发出了数字虚拟人的灵魂三问,数字虚拟人是谁?数字虚拟人在哪?数字虚拟人要干什么?
我们将从数字虚拟人概念的区分、制作与建模、技术工具、运营模式、资本投入,甚至为什么大多数形象都是女性,这一商业深层次原因来进行讨论,看看在元宇宙推动的这一细分领域中,又出现了哪些场景突破。
《数字化转型方略》2022年第3期:http://www.zhiding.cn/dxinsight/220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BM在量子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两款新型量子处理器。Quantum Nighthawk配备120个量子比特和218个新一代可调耦合器,比前代产品增加20%耦合器,可执行复杂度提升30%的电路。Quantum Loon是实验性处理器,展示了实现极低错误率和高效错误恢复的所有组件。IBM计划2026年底确认首批量子优势案例,并于2029年交付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平台。
斯坦福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CIFT系统首次解决了机器人"近视眼"问题,通过精确控制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的混合比例,让机器人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提升54%以上。该系统包含多视角视频增强引擎MVAug和数据组合优化策略,能够预测数据失效的"去相干点",确保机器人学习真正重要的任务特征而非环境表象,为实用化通用机器人奠定了重要基础。
VDURA数据平台第12版本通过扩展元数据计算、添加系统级快照功能和支持叠瓦磁记录硬盘来降低每TB成本。新版本引入弹性元数据引擎,可动态扩展元数据节点,将元数据操作性能提升最多20倍。快照功能支持即时的节省空间的数据集时点副本。SMR硬盘支持通过智能写入放置引擎,在不影响吞吐量的情况下每机架增加25-30%容量。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earch-R3系统成功解决了大语言模型推理与搜索分离的问题,通过两阶段训练让AI在深度思考过程中直接生成搜索向量。该系统在多个领域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方法,特别是启用推理后性能提升明显,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推理与搜索统一的新范式,展现了从专门化向通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