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IDC发布了对全球量子计算市场的第一份预测报告,预计全球量子计算客户支出将从2020年的4.12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86亿美元,2021-2027年预测期内的6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50.9%,其中包括了核心量子计算即服务,以及相关的量子计算即服务。
IDC表示,预测期内量子计算市场实现增长,主要推动因素包括量子计算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成熟的量子计算即服务基础设施、平台市场以及适用于量子技术的性能密集型计算工作负载增长。
IDC还预测,量子计算市场在2021年到2027年预测期内的投资规模将以11.3%的6年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7年底将达到近164亿美元,其中包括公共和私人资助机构的投资、全球政府支出、来自技术和服务供应商的内部分配(研发支出)、来自风投和私募股权公司的外部资金。
与过去几十年出现的任何颠覆性技术一样,量子计算市场将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为该技术的普及和大规模应用做好准备,例如最为相似的经典计算,正是量子计算对标颠覆的技术。
IDC预计,全球投资将导致当前效力有限的量子计算被新一代量子计算解决方案所取代,从而推动新应用场景和细分市场的发展,从而加速量子计算的普及以获得竞争优势。因此,在预测期末,量子计算市场的客户支出也将出现激增。
IDC认为,2021年是量子计算的关键之年。为发挥量子计算优势而实施的战略方法逐渐明朗化,各大厂商发布了量子计算路线图,采用的方法可改善量子比特伸缩和纠错,并且通过上市或者与政府、学界、私人实体合作寻求更为全面的方法。对大多数厂商来说,这些方法推动了量子计算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这一趋势将在2022年及之后持续下去,量子计算厂商将在量子优势方面取得进展,企业将利用现有的、和新兴的量子技术获得竞争优势。
IDC性能密集型计算全球研究负责人Peter Rutten表示:“对于许多关键问题,经典计算将在未来十年内失去活力,而量子计算,将成为下一代性能密集型计算。”
“随着时间的推移,量子计算的演进将是一大动力,因为最为遥远的演进与最为复杂的问题之间,关联性是最大的。现在企业组织应该开始尝试利用量子路线图来指引他们的量子之旅,”IDC基础设施系统、平台和技术高级研究分析师Heather West这样表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