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初,FourKites召开了运营商可见性峰会。在这场线上会议中来自Kimberly-Clark的主讲人Abby Weisengerger女士就正在领导的数字化配送计划做出分享——但有趣的是,她本人负责的其实是分销业务、而非运输配送。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FourKites是一家领先的实时交通可见性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众多客户提供运输业务支持;而Kimberly-Clark则是一家公共消费品公司,去年收入超过190亿美元,下辖多个高价值品牌,包括Huggies一次性尿布、Cottonelle与Scott卫生纸、Kleenex面巾纸以及Kotex女性卫生用品等。
这家消费品巨头希望通过FORCE(专注降低全面成本)计划不断激发供应链中的生产力潜能。这项计划在过去十年中,已经为公司节约达35亿美元。如此亮眼的表现,自然让Kimberly-Clark的供应链运营策略获得了高度关注。
以数字化方式助力热库存机制
Weisenberger解释道,“Kimberly-Clark已经明确意识到,增强流程可见性是提高效率的必要前提。K-C需要一套能够基于「单一事实来源」了解组织内整体货运分布情况的解决方案,而这也成为公司推进货运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
从历史上看,K-C的分销业务主要依赖于其他部门提供的货运信息。除了拖车池、货物滞留情况等,其中还包括现场是否有承运商司机、热库存跟踪、配送系统之外的信息,以及整理由职员或司机填写的纸质报表等。
而凭借新的运输可见性解决方案,他们能够直接面对单一记分卡,主动查看货物中的哪部分存量可能延误。借助可见性解决方案,K-C公司能够制定库管人工计划,确保货物何时入库、工人何时开始卸货,并保证卡车出库并抵达码头时、箱式托盘已经准备就绪。
“热库存”机制使得K-C公司建立起精益供应链,充分满足客户的服务期望,同时大大降低货物运送延误带来的罚款,尽可能将订购货品及时交付至各大零售商手中。
所谓“热库存”,是指某些货品在运送至客户途中时为了等待其他批次的货物而滞留在配送中心的情况。一旦后续入库货物抵达,这批库存就要快速完成卸货,将其装载至最新一拨出库卡车并转移至装运码头。以往,K-C只能通过多封调度邮件以劳动密集型方式处理热库存。
要想高效处理热库存,就必须掌握准确的送达时间、待命卡车可见性以及流程效率等关键要素。如今,规划人员只需要启动运输可见性解决方案,就能了解货物何时才会真正到达。他们可以在货物到达的30分钟之前得到明确通知,据此调整并加快卸货登记与码头分配速度。Weisenberger解释道,“整个流程确实得到了大大简化。”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需要可见性
数字化转型需要的不仅仅是可见性,更得配合一系列基于技术的全新、更为高效的工作方式。以往,Kimberly-Clark的大部分供应链效率规划都截止于码头,再难延伸一步。
如今,运输可见性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完成了历史性跨越。K-C公司目前正在部署的Dynamic Yard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拖库库存与使用年限,将以往只能以纸质材料完成的装运规划及拖车分配一举推向数字化时代。现在,他们可以提前通过数字方式向驾驶员提供针对性说明,例如应该将空拖车停放在哪个区域等。凭借着各出入口、货场及设施间的顺畅数据流通,K-C的运输计划也迈上了新的台阶。
文章开头的图片,为FourKites整理出的、存在严重滞留问题的典型配送站点工作流程与司机调配情况。
Weisenberger解释道,在K-C公司,项目团队认真审阅相关文件并提出问题,例如“司机为什么一定得被卡在门口?司机为什么得下车并跑到货运办公室,才能签署货运单据?”
只要所有信息都能提前正确输入、只要扫描操作能够同时通知卡车已经抵达设施、只要K-C公司使用数字化技术在司机抵达前就发出卸货区指示,那么司机就没有理由不能直接通行。
同样的,如果司机可以提前在电子文件上签名,就用不着再额外跑去找运务员。所以只要没什么特殊情况,司机完全可以节约下大把时间。
从流程简化的角度来看,Weisenberger认为“问题的核心不只在于「卡车在哪里」”,更要求他们明确与卡车相关且不断变化的信息是什么、在哪里。
当然,这种流程简化也离不开承运商和司机的通力协作。K-C公司的各合作伙伴需要提前输入必要信息,而这反过来又能让承运商们保证车辆持续运作并产生收入,达成真正的双赢。
K-C公司目前还没有完全将这些高效流程付诸实践,但他们已经开始为此而努力。
写在最后
实时货运可见性确实能够大大改善货运流程、提升业务竞争力,而这一切似乎昭示着整个物流配送行业都将迎来崭新的未来。
在此次论坛上,FourKites公司产品管理总监Courtland Halbrook提出了一个问题:“每一天,司机最多只能驾驶660分钟,我们要如何让这分分秒秒始终发挥最大价值?”在当前的卡车运输环境下,固定货载思路已经几乎走到尽头。而谁能更好地与托运商开展合作,以互利共赢的方式充分利用卡车上的运送容量资源,谁就将在未来的市场对抗中占得先机。
另一个现实问题在于,一边是承运商们面临着司机严重短缺的压力,另一边则是急于上路赚钱的司机们往往需要在休息里无奈地等待运务流程的缓慢推进。
由此可见,Kimberly-Clark的努力有望以双管齐下的方式冲击这道樊篱:改善仓储,外加增强运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揭示了AI时代CIO的七项关键行为特征,基于对多位CIO和AI专家的深度访谈。专家指出,AI精通的CIO需具备实用AI素养、战略视野和变革领导力,能将技术与业务战略对齐,建立强大数据治理基础。文章详细解析了分析型AI、生成式AI和智能体AI三大技术领域,强调数据基础的重要性,并提出CIO应从项目思维转向产品思维,通过跨职能团队实现端到端价值交付。
斯坦福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CIFT系统首次解决了机器人"近视眼"问题,通过精确控制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的混合比例,让机器人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提升54%以上。该系统包含多视角视频增强引擎MVAug和数据组合优化策略,能够预测数据失效的"去相干点",确保机器人学习真正重要的任务特征而非环境表象,为实用化通用机器人奠定了重要基础。
尽管苹果在AI竞赛中看似落后,但其私有云计算基础设施展现了技术优势。当行业为追赶大语言模型而降低隐私标准时,苹果坚持原则,开发出保护用户数据隐私的技术方案。谷歌最新宣布的类似实施方案验证了苹果技术路线的正确性,这可能推动其他AI实验室采用相同做法,为用户隐私带来重大胜利。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earch-R3系统成功解决了大语言模型推理与搜索分离的问题,通过两阶段训练让AI在深度思考过程中直接生成搜索向量。该系统在多个领域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方法,特别是启用推理后性能提升明显,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推理与搜索统一的新范式,展现了从专门化向通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