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 2020年,“逆行者”成为艰难时世中对英雄们的最美礼赞。当外部环境挑战重重,无数企业苦苦挣扎之际,一些富有远见的企业透过危机、发掘机遇——他们抓住“数据管理更高效、需求响应更快速、业务决策更智能”等发展新要求,以关键技术加速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核心能力,最终获得出众业绩,成为 2020最牛“逆行者企业”。“逆行者企业”值得礼赞,他们打破常规、着眼全局的成功实践为后疫情时代的企业未来指引了方向——全新发展,技术制胜。
技术为翼,助飞企业新增长
技术真的如此重要吗?事实证明的确如此。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数字加速:在危机时期推动增长的主要技术》报告分析指出,疫情期间,技术达人型企业的收入增长比同行平均高出 6%,技术的采用已成为最重要的绩效差异化因素。

无独有偶,在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新近完成的 2021年全球 CEO 调研中,3,000位受访 CEO 一致认为,技术因素将是未来两到三年影响企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外部力量。该项研究表明,技术为要、驱动转型,包括中国企业 CEO 在内的全球 CEO 都非常坚定地决定改造企业的技术架构,以实现成功应对疫情所需的敏捷性和响应能力。《2021年CEO调研报告》中国洞察已重磅发布,点击获取报告详情。
由此可见,在发展环境新常态下,技术已然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对于企业而言,亟需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潜力,持续创造绩效红利,于变局中谱写领先新局。
深度发问,解锁云计算与 AI 的绝对实力
为了更深入的分析技术的重要作用,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数字加速:在危机时期推动增长的主要技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分析 18个行业,以新发现、新洞察,从四个更加深层的维度进行了解读。
01 哪些关键技术在发挥作用?
在新冠疫情之前和期间,各行各业中对绩效做出显著贡献的关键技术组合已发生显著变化。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是提升企业绩效的差异化优势因素。46% 的中国高管表示,智能自动化技术帮助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使用混合云的业绩出众企业要比其他企业多 73%,使用 AI 制定供应链计划的业绩出众企业要比同行多 275%。

02 为什么这些技术能够令企业逆行致胜?
推动组织走向成功的是六大基于技术的能力。在技术加持下,六大关键性能力得到飞速提升,从而全面助力企业迅速适应环境新变化,赢得发展新势能。

举个例子,新奥集团借助自动化和 AI 改进了运营与体验的能力。成功创建了自动财务机器人“小奥助理”,通过使用 AI,实现了“手”(RPA ―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与“脑”(NLP ― 自然语言处理)的紧密结合,能够识别和理解客户或员工的意图,有效地开展互动并解决问题。这些能力帮助企业在促进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03 针对不同能力,采用技术的优先级是否不同?对绩效影响如何?
《报告》首次采用突破性的分析方法,将呈指数级发展的七种关键技术的优先级与六大核心业务能力对应起来。各行各业在应对与新冠病毒疫情相关的风险与机遇的过程中,这些能力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总体热图:评估对于相关能力,特定技术的采用率、使用率和优先级分数。(1-10分代表低-高程度)

绩效热图:评估对于相关能力, 绩效(收入和利润)出色的企业与其他企业在特定技术的采用率、使用率和优先级方面的差异(1-10分代表差异程度)
可以看到,云计算是所有六大能力的基础技术。各行各业中绩效出众的企业都大规模使用云计算来改进绩效。AI、IoT 和智能自动化开始引起企业的注意,成为关键能力的催化剂(例如:在供应链和运营中使用 IoT)。尽管 AI 在各个行业中的采用率相对较低,但由于它能够对生命科学、银行和金融市场等行业的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可以提供巨大的机遇。
安踏集团作为体育用品行业中国领先、国际一流的企业,一直坚持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价值零售理念。为应对新品牌、新业务模式不断涌现所带来的挑战,安踏集团借助新一代数字平台,通过深入实施流程变革,建立全面数据贯通,实现从品牌销售、生产管理、供应链、物流到集团财务的一体化管理。
04 不同行业如何选择技术组合来获取所需能力?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最合适的“指纹”,我们需要将技术与适当的能力融合,但正确的技术组合因行业而各有不同。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疫情给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提供了从根本上重新考虑业务的机会。领先的企业不仅能够对影响他们的挑战做出更快的反应,而且如我们所见,在发展核心差异化能力和加快转型议程方面也更加有效。
例如,作为在海外有重要贸易活动的国际贸易企业,森大构建数字化平台,成功深化和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这项工作与自动化机器人相结合,使工作效率提升了九倍,准确度高达 100%。而上海新享智云则通过一个开放灵活而且高度安全的多云架构,保障核心应用平稳上云,有效保护了业务数据的安全,实现 IT 整合与优化。

对此,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2021年 CEO 调研报告》做出了更进一步的证明。该报告针对全球 3,000位 CEO 展开深度调研,围绕企业后疫情时代的发展话题,形成了具有前瞻性、全面性、权威性的全新洞察。
后疫情时代已然到来,关于未来的设想和规划都在不断重新洗牌。IBM 集结全球3000名CEO支持企业识别“必需“。扫码获取报告,解读后疫情时代全新的优先任务和关注领域。
与疫情初期相比,后疫情时代的业务环境将发生迥然不同的变化。全新赛制下,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和机遇已经无比清晰地写在了规则须知里,这一次,你准备好华丽转身、领跑全场了吗?
转自微信公众号:IBM中国
了解 IBM 企业架构方法论更多细节:http://www.zhiding.cn/special/IBM_2021_GBS_Q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