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腾讯宣布上线“电子签平台”,联合合作伙伴为企业、个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电子合同签约及相应的证据保全服务。通过这一产品,用户可以在实名认证的前提下,与指定方线上签约,并将签约过程和结果通过区块链技术全程固定保存,确保合同的效力。
从个人间的交易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环节,都需要用到合同。相比传统的签约形式,电子签可以让用户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完成合同签订、订单确认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操作,提升效率的同时节约资源。
“小收据”解决C2C交易凭证难题
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许多交易磋商乃至合同订立活动都在微信上完成。但是,仅使用微信聊天、微信支付进行的商业活动往往存在证据瑕疵,比如交易双方身份不明确、标的物不明确、款项性质和用途不明确等。此外,聊天记录删除、手机丢失更可能导致证据灭失。当纠纷发生时,用户维护自身权利较为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腾讯电子签推出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小收据”和“小合同”产品,主打“轻合同”场景,方便C端用户直接开具收据、签订合同。用户在微信中搜索“腾讯电子签”,打开小程序即可使用。小收据可以帮助用户确认收付款双方的真实身份、给付目的和金额,快速生成规范、不可篡改的交易凭据。
“小收据”以权威CA(证书颁发机构)签发的数字证书为基础,结合区块链等技术,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法律的规定,是用户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证明。
个人类批发零售、房屋租赁、教育培训等C2C交易中,都可以使用“小收据”快速生成具备法律效力的电子收据。比如,在租房时,用户通过微信向房东转账交租,房东就可以通过小收据给用户打个收条。
腾讯电子签产品负责人透露,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小合同”也即将上线,届时用户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直接签署更多场景、更加复杂的合同。
企业版电子签为B端客户提供一站式合同服务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各个环节都需要频繁签订各类合同。比如在地产行业,从前期的工程施工,到过程中的采购、营销、客服,以及后期的商铺租赁、物业管理等,整个流程中存在大量的合同和签字文件。一旦某个环节的签署周期延迟,就会影响工程进度。电子合同能够大幅降低签约成本、简化签约流程、提升合同管理效率。
为了满足企业客户的电子合同需求,腾讯电子签平台也推出了电子签SaaS版、电子签集成版等服务,结合腾讯云底层技术与合作伙伴能力,满足企业客户更复杂多样的合同需求,提供深度能力支持。
面向企业,腾讯电子签SaaS版提供合同管理系统,支持上传合同、配置合同内容、印章管理、在线合同管理等功能。企业在系统中发起合同,发送给指定用户,该用户在微信小程序中即可完成签署,实现轻量签约体验。
除SaaS版外,腾讯电子签还提供API接口,满足企业嵌入系统的定制化需求。借助千帆技术中台,企业可将电子签能力快速集成到HR、财务等SaaS产品中,与企业内部组织架构互联互通。
腾讯电子签平台的签约流程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对电子合同全生命周期的关键电子证据进行存证保全,上传至区块链可信存证平台——“至信链”,确保合同无法篡改。“至信链”已与多家法院诉服平台完成对接,可以帮助用户在合同纠纷发生时,便捷地提交区块链固定的电子合同证据,快速实现定分止争。
合作共建,打通电子签全链条
目前腾讯电子签平台已为教育、房地产、物流等多类行业客户提供服务。同时,腾讯电子签平台也与国内知名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法大大等专业SaaS服务商合作。据悉,通过开放平台能力,腾讯电子签平台已为法大大在跨平台统一身份管理,企业系统集成和数据互通等场景提供服务; 未来也将在智能合同等专业法律垂直产品领域积极探索合作。
面向各类合作伙伴,腾讯电子签平台秉承开放共建理念,积极探索生态建设。横向上,广泛吸纳律所、公证处和专业合同法律服务商等,基于电子签平台为各类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态应用,如:远程见证、远程会议签约、合同起草与审查等。
纵向上,积极与保险公司、人民法院探索合同纠纷法律服务保险、合同纠纷智能审判等促进诚信履约的保障机制建设,打消用户签约的后顾之忧、为企业提供更加完善可靠的全链条电子合同服务。
腾讯电子签平台负责人表示:“电子合同已经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至为重要的工具。腾讯将依托微信生态拓展电子签的连接能力,依托CA机构、腾讯云、至信链等夯实电子签的底层技术。同时,我们将积极与行业合作伙伴合作,不断完善服务链条,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电子签约服务。”
移动端:可以微信小程序搜索“腾讯电子签”快速体验
PC端:腾讯云官网产品搜索-“腾讯电子签(https://cloud.tencent.co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富士通的 Monaka 是一款巨大的 CoWoS 系统级封装 (SiP),它有四个 36 核计算小芯片,采用台积电的 N2 工艺技术制造,包含 144 个
ChatGPT还与超级应用WhatsApp完成了集成,同样是这个号码可以直接发短信咨询各种内容,使用方法和web、移动版本一样。
十年前,如果你问某人什么是互联网,他们可能会说它是在计算机屏幕上查看的网页的集合。当今的在线体验依赖于应用程序、设备、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