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COVID-19疫苗的分发与交付速度已然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以美国本土为例,如果没有统一的发放引导与配送流程,医疗机构将很难完成有效的疫苗接种。截至今年3月初,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全美3.3亿人口当中,已经接受两针疫苗的群体为3149万3040人,约有18.1%的民众已经接受过至少一针注射。很明显,美国距离疫苗的全面接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好消息来了。全球各大技术供应商正在与企业及医疗保健公司合作,着力加快疫苗接种流程。以Honeywell为例,这家建筑科技企业希望通过智能建筑与制造等物联网实践,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疫苗分发方式。
Honeywell公司安全事务CTO Kineera Angadi在电话采访中,分享了该公司如何与AtriumCharlotte赛车场以及美国银行联合兴建大规模疫苗接种诊所的经历。这套解决方案采用Honeywell提供的摄像机、Prowatch解决方案以及专为众多物联网场景构建的人工智能(AI)算法。此外,其中还使用到SINE,这是一款移动友好型访客管理软件,Honeywell将其作为互联建筑产品的组成部分,用以扩展物理/逻辑安全性及合规性。

Honeywell公司商业安全首席技术官Kinnera Angadi
初步结果令人印象深刻。凭借Honeywell强大的物流支持与对工程要素的敏锐度、Atrium Health的医学专业知识以及Charlotte赛车场方面卓越的大型场馆管理技能,合作各方得以在两个周末之内就建立起高效且安全的疫苗接种流程,并为约36000人注射了疫苗。通过核算,可以看到每小时可完成近1500次疫苗接种。从开始到结束,患者完成接种流程只需要25到30分钟,其中还包括疾控中心建议的15到30分钟注射后观察期。
很明显,建造这样的大规模疫苗接种诊所绝非易事,要求Honeywell及其合作伙伴实现通力配合,而且场景当中涵盖视频、条形码及网站等多种解决方案要素。在利用物联网技术改善流程方面,Honeywell采取了以下方法:
解决方案的功能是否强大,并不完全在于是否使用到尖端技术。Honeywell这样的企业同样能够将多种技术与流程结合起来,建立起更为高效的运作方式。在新冠疫情期间为数百万人接种疫苗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为了帮助更多机构摸索出理想的实现方案,Honeywell及其团队还整理出一份指导手册,希望分享自己的经验心得。
在这份题为《安全、快速与公平的社区疫苗接种管理指南》(A Leader's Guide to Safe, Fast and Equitable Community Vaccination Events,)的手册中,Honeywell整理了其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组织两轮大规模疫苗接种时获得的经验教训。这两次疫苗接种选在当地专业运动场馆进行,需要充分考虑到医学条件及后勤要求,同时契合千差万别的目标受众群体、特别是长期缺少基本服务的人群。以此为契机,我们也切实体会到公共与私营合作伙伴之间的联手,有望建立起更加卓有成效的社会公益方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生成式AI的兴起让谷歌和Meta两大科技巨头受益匪浅。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2%达742亿美元,云服务收入增长33%至151.5亿美元,季度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Meta第三季度收入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两家公司都将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投资,Meta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提升至700亿美元,Alphabet预计达910-930亿美元。
ServiceNow等机构联合研究团队提出了RULER和I-MROPE两项创新技术,解决GUI自动化中AI难以准确定位界面元素的核心问题。RULER技术为AI提供明确空间参考系统,I-MROPE技术平衡位置编码的频率分配。实验显示在高分辨率界面上定位准确率从31.1%提升至37.2%,为GUI自动化的实际应用铺平道路。
谷歌DeepMind开发的多智能体AI系统通过让多个AI代理相互协作、讨论和辩论来解决复杂问题。该系统在医疗领域表现出色,能够在两天内完成人类十年的研究成果,包括发现新的药物重新定位候选物和治疗方案。AI临床医生"Amy"不仅能生成更好的诊断方案,还表现出比人类医生更强的同理心。这项技术有望在十年内实现零边际成本的全球医疗服务普及。
上海交大团队开发SurveyBench评估体系,系统检验AI学术综述写作能力。研究发现,虽然AI在语言流畅度等表面指标上接近人类水平,但在内容深度、技术细节和抽象总结方面仍有显著差距,平均比人类综述低21%。研究揭示AI写综述面临深度理解不足、缺乏关联思维、抽象能力有限三大挑战,建议未来采用人机协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