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七世纪后期以来,联合收割机开始成为农业领域的中坚力量,不仅能够收割玉米、大事及其他农作物,而且在产量上也比人工劳作更优。更重要的,如今的联合收割机能够将大量数据传递回制造商手中。
GPS能够记录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移动时的精确路径。传感器还会统计每英亩农作物收成以及每行农作物间的种植间距。而作为收割机的姊妹机型,播种机则可以根据算法结合过去几年内的土壤养分分布情况调整种子分布。此外还有喷雾机,使用算法扫描杂草并使用除草剂将其杀死。传感器会持续记录设备上的磨损情况,以便操作机器的农民能够及时前往当地分销商进行检修,而已经提前收到信息的商家已经订购了零件并做好服务准备。
农业虽然是个依土而生的行业,但现代农业已经将越来越多的工作负载转移至云端。以总部位于芝加哥的John Deere DE以及来自佐治亚州的AGCO等领先农机制造商为例,他们凭借着巨大的市场份额从农田中提取到大量指标并加以在线存储,借此从世界各地收集农业生产数据。坐在驾驶员座位上的农民可以轻松访问自己积累的数据,但尚未完善的法律还没有对数据的具体所有权做出明确界定——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农机制造商能够全面掌握机器的生产数据。
在全美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农机产品大多来自少数几家主要厂商,他们手中掌握的数据为“智能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AGCO集团副总裁Seth Crawford在采访中表示,“我认为我们即将迎来一场真正的革命。以往之所以无法迈出这一步,是因为我们无法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数据处理,因此很难以英亩为单位精确控制农业生产。现在,借助技术与处理速度的快速提升,我们能够以近实时方式完成运营操作。”
Deere公司在去年年初刚刚建立起新的职位,即首席技术官。该公司表示,现在他们开始将自身视为一家科技企业。Crowford指出,AGCO集团同样将自己定位为“科技企业兼农用机械厂商”,并补充称他们正在积极招聘软件工程师与科学家。
这些企业坚定地认为,农业科技改造将带来巨大收益。Crowford在年初的一场演讲中提到,如果能够提高数据管理水平,农户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将农场的净收入提升达20%。
但面对科技的进步,很多农民担心自己得不到切实的好处。也有人担心如果将这么多宝贵的数据交给制造商,最终敏感信息有可能落入与他们争夺稀缺资源的同行手中,特别是对方可能会掌握关于耕作方法或耕种规模等细节。一旦对方据此调整自己的肥料与农药使用策略,也许可以轻松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也有人担心,肥料与种子使用信息可能被供应商知悉,导致对方据此预测产品需求并哄抬供应价格。
农民向来对自己的土地以及赖以生存的业务具有极强的保护意识。因此即使潜在收益大于弊端,他们往往也不愿把自己的数据共享出来。观察人士指出,这种担心也与智能农业数据收集方面的法律与法规严重欠缺有关。虽然购买或租用大型农业机构时需要签署长达数页的合同,但其中语焉不详,关于农业数据共享与收集的基本法律概念也尚不完善。
正如2019年的一篇论文所提到,“在管理智能农业的商业关系时,数据所有权、可移植性、隐私、信任与责任等问题普遍缺乏透明度与清晰度,导致农民不愿广泛共享其现场数据。智能耕作当然可以促进数据发展,但问题的核心在于作为数据贡献者的农民,往往与收集、汇总及共享其数据的第三方之间缺乏信任。”
为了弥补农民在购买或租赁Deere及其他厂商的新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或其他农机设备时的信任缺失问题,各企业已经有所行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Ag Data Transparent(简称ADT)。作为一家独立组织,他们整理出10个问题以帮助制造商向用户征求关于收集、使用及共享机器数据的意见。参与发起ADT的Ben Craker解释道,“这项活动的目标,是为农民们提供一种简单的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需要签名确认的内容的同时,避免通读冗长且难以理解的法律文件。”
ADT得到了设备制造商与客户群体的广泛支持,但也有些农民认为ADT的目标不够纯粹。Craker提到,例如Deere方面就曾要求将合同中的农民“拥有”相关数据修改为有权“控制”相关数据。这是因为目前数据所有权的法律含义还不够清楚,Deere方面的律师担心将归属权明确划归农民可能影响到该公司未来的业务开展。
Craker坦言,“人们对某些条款表示不满,认为这可能会引发难以预料的麻烦。”
另外,虽然Deere、AGCO等大型农机制造商都在努力强调自己对数据的具体管理方式拥有严格控制权,但ADT协议实际并未禁止将这些经过汇总的数据打包出售给第三方。作为ADT中的农户代表,Todd Janzen也意识到了这一点。Janzen提到,“总体而言,ADT并不禁止制造商出售这些数据,包括原始耕作数据以及经经聚合的匿名数据集。根据现有条款,只要农民在签约时表示知情,厂商就可以出售这部分数据。”不过Deere公司发言人Joe Ebert在采访邮件中强调,该公司绝不会将收集到的任何数据出售给外部第三方。Ebert指出,“我们的客户非常重视其现场数据及安全问题。在Deere公司,我们致力于为农民提供全面的数据控制能力与数据透明度。”
虽然合同上有所体现,但不少农民还是难以想象Deere到底收集到了多少耕作信息。身为Deere产品分销商RDO Equipment农艺师的Jacob Maurer就一直在帮助农民了解如何使用这类数据提高耕种效率。他解释道,不少农民在登入Deere庞大的在线数据库并查看详情之后,立刻就会被其中巨细糜遗的记录所震惊。
在种种不确定性当中,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汇总数据蕴藏着巨大价值。
从理论上讲,全国各地拥有可观设备销售量的制造商,确实能够通过分析发回的现场数据(例如农作物产量)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各类农作物的价格。此外,每英亩土地上使用的肥料量、或者各区域内特定农作物的种子播撒量也都逃不过制造商的法眼。如果他们将这些数据出售给商品交易商,很可能得到意外收获。正常来讲,市场需要根据政府发布的调查结果才能判断未来农作物的供应情况。但凭借农机制造商收集到的信息,各方可以抢先一步、或者说抢先多步掌握基本情况。
农机制造商本身并不否认这些数据中的价值。AGCO集团的Crawrod表示,“任何从事谷物贸易的机构都希望能掌握这些数据。”
美国农业局前官员Mary Kay Thatcher曾在2014年接受国家公共广播电台采访时提出过同样的担忧,当时孟山都公司开始部署一种新型“精准种植”工具,旋即在数据所有权方面引起高度关注。
Thatcher在采访中提到,“他们确实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操纵市场。换句话说,他们能够在实际情况发生之前就确定农作物的收获结果。”
“当然,这只是说他们有能力做到,并不是说他们一定会这么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后来广为人知的“云上奥运”这一说法,正是从这一刻起走上历史舞台。云计算这一概念,也随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乘云科技CEO郝凯对此深有感受,因为在2017年春节过后不久,他的公司开始成为阿里云的合作伙伴,加入了滚滚而来的云计算大潮中。同一年,郝凯带领团队也第一次参加了阿里云的“双11”活动,实现了800万元的销售业绩。
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变革的不断深入,人类社会正加速迈向智能化。作为智能世界和数字经济的坚实底座,数据中心也迎来了蓬勃发展。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