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CTO频道 03月31日 编译:根据IDC最新的全球半年度智慧城市支出指南报告,在2019年到2023年预测期内,亚太地区*将占到全球智慧城市计划支出的1/3,到2023年达到655亿美元。在亚太地区,有一半的人口是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60%。快速城市化带来诸多挑战,例如交通拥堵、水和电资源短缺、公共安全等。州/地方政府正在投资智慧城市计划以应对这些挑战。
“旨在提高城市关键基础设施自动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的数字运营投资,仍然是最大的一块支出。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投资IT服务和软件开发,以实现公民的个性化参与,IDC预计,随着最近新冠病毒(COVID-19)的大流行,城市管理工具可以展示出更好的、基于结果的价值,IDC预计很多城市将利用充足的预算,通过数字通话推动更多远程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城市服务,”IDC亚太地区公共部门负责人Gerald Wang说。
IDC的用例代表了特定的项目/计划,这些计划/计划正在以数字化的方式改变城市生态系统,最终目的是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在预测期内,智能电网方面的支出占比将超过50%,该领域将吸引最大比例的投资额(19%),其次是固定监控、先进公共交通、智能交通管理、互联办公。
从最大的用例来看,智能电网主要会使用来自传感器和智能电表的数据,这种实时通信有助于优化供需预测,并由于做了预测性维护而降低了运营成本。如果城市配备了以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系统(例如固定视觉系统),那么像新冠病毒这样的大流行病就可以得到有效应对,以便地方政府可以监视局势并与居民进行实时互动。先进的公共交通和智能交通管理使大型城市能够应对交通拥堵问题,最大限度提高道路和驾驶员的安全。
在2019年到2023年预测期内,支出增长最快的用例是:开放数据、车联网(V2X)、可穿戴设备。IDC智慧城市用例中,新增了智能端口——预测期内排名在前10大用例之外,复合年增长率为22%。
“智能应用程序和数据分析功能将使城市能够以数字方式转变治理,出行,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从而提升智能城市的成熟度曲线。随着智慧城市的成熟度的提高,他们在智慧城市项目上的支出也将增加。” IDC亚太地区副市场分析师Sharad Kotagi说。
新加坡是将在全球智慧城市项目上花费最多的城市之一。到2020年,新加坡在智慧城市计划上的支出将超过20亿美元,其次是北京和韩国,投资规模均在10亿美元左右。2019年,智慧城市计划投资前十大城市约占到所有亚太地区*支出的23%。中国在智慧城市项目上的支出,几乎是亚太其他国家/地区*总和的两倍。2019年支出将主要来自智能电网和固定视觉监控。
*注释: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ontextGen,这是首个能够同时精确控制多个对象位置和外观的AI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情境布局锚定和身份一致性注意力两大创新机制,解决了传统AI在多对象场景中位置控制不准确和身份保持困难的问题,并创建了业界首个10万样本的专业训练数据集,在多项测试中超越现有技术。
谷歌推出升级版图像生成模型Nano Banana Pro,基于最新Gemini 3语言模型构建。新模型支持更高分辨率(2K/4K)、准确文本渲染、网络搜索功能,并提供专业级图像控制能力,包括摄像角度、场景光照、景深等。虽然质量更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1080p图像费用为0.139美元。模型已集成到Gemini应用、NotebookLM等多个谷歌AI工具中,并通过API向开发者开放。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R-Scientist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系统能够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从实验数据中自主发现数学公式,通过工具驱动的数据分析和长期优化机制,在四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比现有方法提高了6%-35%的精确度。这标志着AI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科学发现者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