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CTO频道 03月23日 编译:人们常说“需求是发明之母”,此次新冠病毒(COVID-19)在全球的肆虐也迫使人们重新思考我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从工作到教育、再到娱乐。为了应对出行禁令,学校决定停课以避免人群聚集,借此避免病毒的交叉传播。而人们也开始转向数字工具,希望在管控之下保持相对正常的生活秩序。为此,我们的工作与教育体系需要进行数字化改造,而谁能够在利用技术保持发展并通过数字化转型快速塑造未来商业模式,谁就将在市场竞争当中占得先机。
居家办公
面对疫情,无论企业多么顽固,也不得不在现实的重压下接受远程办公这一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妨碍疫情控制的同时,保持企业业务的正常运转。根据Workhuman进行的一项调查,在此次疫情爆发之前,美国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员在家中工作。Twitter及其他大型组织向来鼓励员工居家办公;而谷歌及摩根大通等公司则积极制定远程办公政策,希望为特殊情况下的远程需求做好准备。
虽然很多员工都希望公司能提供居家办公空间,但大部分企业实际上缺少提供这种选项、又不致破坏常规运营能力的技术基础。但COVID-19的突然出现让管理者们感受到了压力,公司开始意识到快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切实收益。
在中国各大城市因COVID-19疫情传播而处于封锁状态时,政府及众多企业鼓励民众留在家中,这也让他们第一次体验到在家中办公的惬意与烦恼。实际上,不少中国企业早已具备支持居家办公的技术方案,只是没能真正将其带入企业文化。
虽然部分企业终将恢复至严格而常规的朝九晚五状态,但相信也有一些公司能够意识到居家办公给员工乃至公司自身带来的收益,并更积极地推动这一变革。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经验也将让他们能够在未来面对新一轮疾病传播或者其他自然灾害时,拥有更充分的运营心得与更坚定的应对信心。
远程医疗
在COVID-19爆发之前,远程医疗就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这一次,公共卫生官员们开始真正通过智能手机及其他工具推动医疗保健系统向远程医疗领域迈进。
现有技术已经足以对患者进行远程分诊并分辨出那些并未患病的人群;但出于习惯以及潜意识中的担忧,人们更愿意亲自前往拥护的医院大厅,只为求个安心。如今,远程医疗有效控制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频率,有效减缓了疫情的传播速度。当然,远程医疗虽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不少有待克服的挑战。在COVID-19的冲击下,医疗保健系统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美国国会已经通过一项针对新冠病毒的资助法案,宣布取消以往限制人们通过视频诊断服务享受医保福利的条款。这一举措,有望在当前以及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的疫情当中极大提升远程医疗的实际作用。
远程教育
随着COVID-19遍及各国,学校也纷纷开始推出自己的远程教育计划。不少大学决定将本学期内的剩余课业改为在线学习模式,同时封闭部分校区以遏制病毒传播。虽然不少大学(例如哈佛商学院)在在线教育领域拥有丰富经验,而且已经为此次转型做好充分准备,但大多数教育机构此前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在线课程体系。
也有部分K-12教育机构开始推动虚拟教学,引导教师与管理人员保证所有孩子都能够在居家学习的同时获得必要的知识与工具。这种面向数字教育的过渡无疑极具颠覆性,虽然新冠病毒的影响完全是计划外的产物,但相信教育者与教育机构都将借此机会行动起来,塑造整个行业的新面貌。
在中国,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与互动流媒体平台Agora.io合作,在极短时间内迅速上线面向中国本土的数字平台,确保课业安排得以尽快恢复。
虚拟会议大行其道
疫情的持续肆虐,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轮会议延后浪潮,不少活动甚至直接转而以虚拟形式举办。出于安全考量而率先宣布取消的,正是一年一度的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商大会。Google Cloud Next ‘20同样迅速行动,宣布将原本为期三天的现场会议调整为“免费、面向全球开放、以数字化形式为主体的多日在线发布活动”。Collison作为北美发展势头最劲的技术会议,则选择分两步走——首先在预定会期上线Collison from Home虚拟会议,现场会议则被推迟至2021年6月。
会务代表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产业,同时也是人们交流思想并建立专业联系的重要途径。不少企业正试图将视频与网络等功能整合进同一套平台,借此弥合现场活动与虚拟会议之间的鸿沟,希望将现场活动中的人脉优势与虚拟会议丰富的内容与技术结合起来。
病毒爆发也迫使会议主办方与企业雇主摆脱既有思路,以公共安全为基础提供更加令人信服的替代性选项。这种驱动力也许将在虚拟环境中为我们带来更好的创新型社交与互动方式。
技术
在众多云会议与团队协作工具(例如腾讯的微信办公以及阿里巴巴的钉钉)的支持之下,远程办公与教育的实现门槛正不断降低。为了应对COVID-19大流行,众多科技企业先后推出自己的工具,希望为偏远地区的企业组织提供延长试用期或降低费用等支持性政策。下面来看相关案例:
谷歌允许用户免费使用高级功能,因此所有G Suite与G Suite Education客户不再需要为这些功能按月支付Hangouts Meet服务费。
微软提供为期六个月的Microsoft Teams免费试用版本,帮助中国各学校、医院及企业在新冠病毒的影响下继续正常运营。
来自美国的视频会议服务商Zoom在此次危机期间迎来股价上涨;很明显,人们已经意识到远程办公工具的巨大价值。在新冠病毒袭击中国时,Zoom为中国用户取消了40分钟的免费视频会议时长限制。目前,来自1000多家医院的中方医生正使用该服务进行在线咨询诊疗。
LogMeIn向各医疗保健供应方、教育机构以及非营利组织开放其视频会议工具(包括GoToMeeting与GoToWebinar)的访问权限。
思科公司正着手强化Webex工具,希望在目前已经开放销售的44个国家/地区为企业提供疫情期间技术支持,包括为使用该工具的客户提供24/7全天候协助服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法国人工智能公司Mistral AI宣布完成17亿欧元(约20亿美元)C轮融资,由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领投。此轮融资使Mistral估值从去年的60亿美元翻倍至137亿美元。英伟达、DST Global等知名投资机构参投。作为欧洲领先的AI开发商,Mistral凭借先进的多语言大模型与OpenAI等美国公司竞争,其聊天机器人Le Chat具备语音模式等功能。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VAST Data收购了成立仅数月的初创公司Red Stapler,该公司由NetApp资深团队创立。Red Stapler创始人兼CEO Jonsi Stefansson将担任VAST云解决方案总经理,负责超大规模云战略。Red Stapler拥有6名开发人员,开发了跨SaaS交付、API集成、监控等功能的云控制平面和服务交付平台,将加速VAST AI OS在超大规模和多云环境中的部署,深化与全球领先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合作关系。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