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CTO频道 02月13日 新闻消息:今天听闻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MWC2020取消。但是2020年4月20-24日,2020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还将继续召开,今年将以“工业转型"为主题,聚焦工业4.0、人工智能、5G、智能物流等趋势话题,同时博览会还将推出全新的展览计划。
现阶段全球正处于数字化的变革时期,工业企业面临的需求和挑战已经与之前大不相同,研发、生产、物流和能源供应技术供应商需要适应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会议主题定为“工业转型”也是由此而来。
所以今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不仅展示所有相关技术,还将全面关注工业转型,赋予工业转型过程全面和持续关注的世界性贸易平台,为全球数字集成工业提供创新驱动力。
顺应数字化 展览全面升级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作为一个权威的工业博览会,看到数字化和工业化正不断的演进和融合,因此在展览上也需要不断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董事局主席柯克勒博士Dr. Jochen Köckler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展会品牌影响力,未来我们将不再使用CeMAT、数字工厂或IAMD等子品牌作为展会宣传之用。新展览计划将明确关注各核心领域的关键主题,反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对工业转型的推动作用。
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董事局主席柯克勒博士Dr. Jochen Köckler
在调整后,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将展出六大类别:“创新技术及未来生产”、“自动化、动力及传动”、“数字生态系统”、“能源解决方案”、“物流”以及“工业零部件”。
印度尼西亚成为合作伙伴国
每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都专注于一个特定国家,也就是合作伙伴国。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中最大的经济体,有望在2030年之前跨入世界十大经济体行列,所以今年印度尼西亚将成为2020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官方合作伙伴国。
2018年4月,印尼政府正式推出了“印尼制造4.0”(Making Indonesia 4.0)计划及其路线图,这是印尼响应世界范围内的以数字技术、生物科技、物联网和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做的战略性布局。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Arif Havas Oegroseno表示,印度尼西亚正努力在2020年之前成为东南亚地区领先的数字经济体。为此,我们制定了“印尼制造4.0”倡议,旨在通过引入工业4.0技术,提升制造业实力。倡议实施初期着重五个领域的发展:食品和饮料、纺织品、汽车、化工和电子产品。
附六大类别具体展示内容
自动化、动力及传动:涵盖工厂、过程和能源自动化;机电动力传动和流体动力;机器人技术;工业传感器技术与图像处理;变压器;能源管理;物流自动化和仓储技术。
数字生态系统:聚焦数字集成和工业应用,涵盖商业软件、PLM、MES、物流IT、数字化平台和云解决方案、IT安全、增强与虚拟现实、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和5G基础设施等主题。
能源解决方案:关注为工业建筑、工厂以及接入的移动基础设施提供高效、气候中立的能源供应,涵盖发电和输电、电力、氢能和燃料电池、制冷供热技术以及电动车辆基础设施等主题。
工业零部件:提供关于定义未来主题的交流平台,涵盖轻量构造、增材制造技术、表面处理技术、特定材料组件、紧固系统和工程服务等。
创新技术及未来生产:聚焦研发、初创企业、新兴技术、创新文化和未来工作等。
物流:涵盖物流和仓储技术;仓库及工厂设备;工业货车及配件;自动导引车;包装技术和物流服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思科推出8223路由系统和Silicon One P200芯片,用于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AI工作负载需求。该系统提供51.2 Tbps以太网固定路由器,P200芯片实现超过3艾比特每秒的互连带宽规模。新设备采用深缓冲设计,相比前代产品节能65%,支持跨数据中心AI集群分布式部署,解决物理空间和电力容量限制问题。
这项由EleutherAI和英国AI安全研究所合作完成的研究提出了革命性的AI安全解决方案——通过在训练阶段过滤危险内容来构建本质安全的AI模型。研究团队开发了高效的数据过滤系统,成功训练出能够抵抗强力对抗攻击的AI模型,在保持通用能力的同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性,为开源AI模型的安全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
智能AI代理正成为软件开发的新宠,企业高管希望通过AI代理提升效率。尽管开发者对AI生成代码的质量存在担忧,但其潜在价值巨大。调查显示三分之二企业正在或计划使用多个AI代理进行软件测试,72%认为到2027年智能AI可实现自主测试。专业化的精简测试代理比大型模型更适合特定任务,需要建立负责任的信任框架来管理AI代理行为,但人工测试仍不可替代。
这项由格拉斯哥大学等顶尖高校联合开展的突破性研究,首次系统性提出了"自进化AI智能体"概念框架,将AI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提出三定律指导原则。研究详细阐述了从单智能体到多智能体系统的优化方法,涵盖思维能力、记忆管理、工具使用等多个维度,并分析了生物医学、编程、金融法律等专业领域的定制化应用,为构建能够持续学习和自我改进的下一代AI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