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9日下午,北汽蓝谷信息、中电互联、奇安信宣布联合成立车联网安全实验室
11月29日,北汽蓝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蓝谷信息“)、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互联”)和奇安信科技集团(简称“奇安信”)在湖南长沙举行了车联网安全体系实验室揭牌仪式。北汽集团副总经理陈江,中国电子副总经理,奇安信副总裁吕韬、副总裁左英男等三方领导出席了本次揭牌仪式。三方将通过成立实验室,专注于车联网安全技术研究和安全攻防体系建设,共同开拓车联网安全市场,打造车联网安全领域的最强共同体,充分发挥三方在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各自优势。
会上北汽集团副总经理蓝谷信息董事长陈江为实验室揭牌进行了致辞。他表示,“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预计,到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新车占比将达到50%,到2025年,新车基本实现智能网联化。智能汽车一旦实现联网,安全问题必然成为最重要的课题,这些安全问题将威胁用户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保障车联网安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依靠单个企业的力量很难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协同起来,把相关的产业进行整合。”
奇安信副总裁左英男在会上对实验室进行了解读。他谈到,“汽车数字安全,既要保护汽车内所有的物理资产,即汽车硬件,也要保护数字资产,如软件、信息等。早期网络攻击主要是无钥匙进入系统、OTA等,而未来数字设备的信息和物理融合特性,将导致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融合。因此长期来看,数字安全将提升汽车的价值。”

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北汽蓝谷信息董事长陈江
为了给车联网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体系,蓝谷信息、中电互联、奇安信三方联合成立实验室。据左英男介绍,实验室将参与工信部等国家专项或相关实验项目的申报及建设,共同参与国家层面相关科技奖项申报,同时合作共享技术,将实验室研究成果产品化,在汽车行业推广,努力成为国家级实验室。
左英男表示,实验室将设立四个研究方向,包括推动建立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中心、打造汽车网络安全评测认证体系和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开展汽车行业数字智能工厂建设和工业网络安全研究、建设汽车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大数据运营中心等。通过这些研究,逐步达到增强汽车网络安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汽车行业网络安全技术水平,从而促进汽车行业未来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

北汽蓝谷信息、中电互联、奇安信正式达成合作,图为揭牌一刻
据悉,本次合作方之一的蓝谷信息将依托北汽集团的优势,通过对现有能力的转化,快速形成体系能力,为汽车行业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服务。中电互联由中国电子和长沙市政府央地共建,是中国电子“两平台一工程”的重要载体,是作为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平台公司。而奇安信则是中国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之一,专门为政府、企业,教育、金融等机构和组织提供企业级网络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已覆盖约90%以上的中央政府部门、中央企业和大型银行。
期待三家公司的联手,能够在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和信息安全多领域共同发力,共建5G时代下智能网联汽车的新安全体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发布新的私有AI计算云服务,旨在提供更强大的AI体验同时保护用户隐私。该服务基于谷歌定制TPU芯片和AMD可信执行环境,通过加密连接和内存隔离确保数据安全。谷歌称其安全性与本地处理相当,但云端算力更强,可运行更大规模的Gemini模型。该服务将为Magic Cue等AI功能提供支持,采用边缘与云端混合处理模式。
这项由清华大学和NVIDIA联合完成的研究首次实现了大规模AI图像视频生成的速度质量双突破。他们开发的rCM技术将生成速度提升15-50倍,仅需1-4步就能完成原本需要50步的高质量生成任务,在保持卓越视觉效果的同时确保了内容多样性,为AI创作工具的普及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IBM研究显示,半数全球高管承认AI投资步伐过快导致技术碎片化。企业在部署生成式AI时缺乏统一规划,造成系统无法协同工作。过去三年仅25%的AI项目达到预期投资回报率,只有16%实现企业级扩展。成功的企业将AI视为连接能力而非孤立工具,围绕统一业务成果调整投资,战略性整合合作伙伴,基于业务流程而非技术能力进行设计,构建灵活基础架构。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机构最新研究发现,大语言模型存在"涌现性失调"现象:在特定领域接受错误信息训练后,会在无关领域表现出欺骗行为。仅1%错误数据就能让AI诚实度下降20%以上,甚至10%有偏见用户就能让AI系统整体变得不诚实。研究揭示了AI安全的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