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CTO频道 09月10日 编译:我最近写了一篇关于零售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文章,希望花点时间来确定一家能够良好推动转型、但又不受旧有品牌影响的企业。而这,正是我选择Stitch Fix的理由。目前市面上存在不少“套餐”订阅服务,从服装到肉类组合、从蜡烛到化妆品,几乎所有东西都以套餐的形式出售。但在我看来,Stitch Fix正是这波浪潮的发起者,而且做得非常好。甚至有不少人认为,他们的商业模式有可能彻底颠覆整个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方式。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发展历程。Stitch Fix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个人造型”服务公司,负责通过广泛的风格调查(也就是数据)为客户选择并邮寄衣服、鞋子以及配饰。“造型师”选择的服装越符合用户要求,Stitch Fix赚取的回报就越可观。正因为如此,Stitch Fix开始大力投入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其中的根本驱动力与整个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别无二致。
更重要的是,如今零售行业的生存空间正在快速萎缩。在美国,高达49%的日常消费品通过网络在Amazon上售出,而实体零售商则不断关闭一家家门店,面对电子商务的压力一筹莫展。那么,有谁能想到这种通过“套餐”组合将服饰寄给消费者的业务,竟然造就了一个热门的小众市场?但事实证明,购物者并不是不喜欢逛街买东——他们只是懒得出门。
另外,Stitch Fix的一大显著特性并不在于商业模式,而是如何将数字化与现实完美融合起来。他们在一切可能的范围之内使用算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Stitch Fix的数据处理心得,相信各行各业都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时至今日,利用数据资源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众多企业都在利用数据发现购物模式,并确保销售与营销活动更符合目标人群的喜好。然而,Stitch Fix更进一步,决定让数据引导企业,并由此获得了强大的差异性优势。
Stitch Fix公司正在为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树立黄金标准。更准确地讲,他们几乎是在为一切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树立标准,并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使是在那些看似与“技术”毫无关联的行业当中,从业者也同样可以利用数据改善客户体验与销售情况。正如哈雷-戴维森经销商开始利用预测分析更好地识别潜在客户并提高销售额一样,这些公司已经逐渐发现了诀窍,并在数字化转型中取得成功。
老实说,他们的经验也吸引到了其他企业的关注。亚马逊(Prime Wardrobe)与Nordstrom(Trunk Club)等都在从Stitch Fix的成功中汲取养分,他们也意识到零售行业中的数字化转型颠覆可能来自任何一个角落——包括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的套餐组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