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由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应用分会主办,西北民族大学和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以下简称“新华三”)协办的“新型智慧校园专题研讨会暨西北民族大学智慧校园建设成果展”在兰州如期举行。来自教育行业的专家,以及全国高校的信息化领导济济一堂,共同探索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前沿趋势与技术,共享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成果。
甘肃省教育厅科技处王怡主任应邀出席。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分会副理事长肖方晨发表致辞并表示,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升级,教育行业必然要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来探索教育治理新模式。
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石迎春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一直走在信息化建设的前沿,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石迎春在致辞中介绍,教育信息化正处于1.0向2.0过渡阶段,学校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以校园需求为导向,与IT企业共同创建新型智慧化校园。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孙德和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数字化业务部总裁孙德和发表致辞表示,智慧校园建设应本着“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以数据为中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管理深度融合,构建“教育数字大脑”,建设一体化智能服务大平台,最终为师生提供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与宜学宜居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供动态监测、科学决策的有力支撑。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傅强
对教育而言,加快《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落实,实现数字资源服务普及、网络学习空间覆盖、网络扶智工程攻坚等目标,需要让数字化技术真正服务于师生的学习与工作。对此,新华三集团副总裁、科教文卫事业部总经理傅强表示,凭借在教育数字化领域多年的深耕与探索,新华三已具备智能引领能力,利用大数据、智能算法和算力催生的人工智能、机器智能技术,依托数字大脑计划全力赋能高校,打造新型智慧校园的“教育数字大脑”。
新华三集团数字化业务部副总裁曹言
随后,新华三集团数字化业务部副总裁、智慧业务发展部部长曹言发表主题演讲,剖析高校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分享了新华三智慧校园解决方案,以及多所智慧校园的建设成果。他认为,数据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新华三基于数据的智慧校园方案,实现了资源、数据、服务的统一,并提供完整的鉴权和数据治理体系,满足高校当前以及未来的信息化发展需求。目前,新华三的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已经在多所高校部署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化建设处处长郝志杰
当下,教育信息化2.0的演进是必然趋势,这已经被各大高校所认可。山东大学(青岛)条件保障处副处长郭晓东表示,山东大学提出“水融式”建设理念,打造了以校园卡系统为核心的智慧校园生活服务平台,赋能数据,实现服务创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化建设处处长郝志杰表示,数据治理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从“数字校园”量变到“智慧校园”质变的关键工作;湖南省教育网络协会理事长、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施荣华认为,要以大数据为基础,建设新型的学校管理系统,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数据为支撑,简化各项事务处理流程。
湖南省教育网络协会理事长、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施荣华
当日下午,在“西北民大智慧校园建设成果展示会”上,西北民族大学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中心主任田富鹏教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西北民大的智慧校园成果。西北民族大学一站式的服务大厅和大数据智慧应用带来的校园智慧管理与服务,充分体现了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出的智慧校园的便捷与高效。
西北民族大学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中心主任田富鹏教授
此次新型智慧校园专题研讨会暨西北民族大学智慧校园建设成果展,集中探索了科技赋能高等教育和校园建设的着力点和融合方向,体现了科技企业助力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持续深入发展,未来新华三将携手众多高校及战略合作伙伴,持续为教育行业提供先进的技术与方案,加快高校的数字化与智慧化进程,赋能更多高校实现信息化2.0的教育创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树莓派基金会调查发现,尽管60%的家长认为编程是孩子的重要技能,但超过70%的家长表示孩子在正常课程中没有学习编程。该基金会CEO指出,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年轻人掌握技术理解和创造能力比以往更重要。超半数家长认为编程应成为必修课程,并相信学习编程能提升孩子未来职业前景。为填补学校教育空白,基金会呼吁在学校和图书馆广泛设立编程俱乐部,目标到2035年全球教授1000万儿童编程技能。
Patronus AI发布突破性研究,构建了首个系统性AI代理错误评估体系TRAIL,涵盖148个真实案例和21种错误类型。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复杂任务错误识别上准确率仅11%,揭示了当前AI代理系统在长文本处理、推理能力和自我监控方面的重大局限,为构建更可靠的AI系统指明方向。
文章介绍了AI大语言模型中最新的深度研究功能,这是目前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功能之一。作者详细解析了ChatGPT、Claude和Gemini等主流模型的使用方法,并重点展示了深度研究功能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测试,作者用ChatGPT 4.5的深度研究功能生成了一份关于1990-2025年最令人厌烦歌曲的详细报告,展示了AI如何通过思维链进行深度研究和分析。文章还提到了语音交互模式将进一步改变用户与AI的交互体验。
这项研究首次从理论和实践证明AI模型可通过模仿生物睡眠-学习周期显著提升性能。研究发现AI训练中存在自发的"记忆-压缩循环",并据此开发了GAPT算法,在大语言模型预训练中实现4.8%性能提升和70%表示效率改善,在算术泛化任务中提升35%,为AI发展指出了注重信息整理而非单纯数据扩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