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6月12日 北京消息:IDC中国于今日在北京举办了一年一度的中国ICT市场趋势论坛。本届论坛以“创新x 智能+ 规模∞” 为主题,与现场逾400位嘉宾、20余业内媒体代表共同探讨全球及中国ICT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慢全球化趋势来临,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加剧。行业的跨界融合趋势愈发明显,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数字化原生代开始陆续进入中产者行列,其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也更加严苛。这些都对企业造成了巨大业务压力,也成为企业深入做数字化转型的原因。数字化转型是业务的转型,但需要最新数字技术与之结合,因此,深入洞悉ICT技术与市场发展趋势是行业用户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基石,也是ICT解决方案商获取商机的途径。
IDC中国区总裁霍锦洁女士在主论坛致辞并表示:“未来经济的核心是数字经济,数字中国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中国已经发放5G商用牌照,这将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建设的催化剂。IDC预计,到2022年,全球数字经济占比达到60%,中国的占比将达到65%。未来数字经济由未来数字行业构成,未来数字行业需要一个个的未来数字企业支撑。第三平台技术的发展进入第二篇章,利用平台与生态实现规模化倍增创新是核心,这就需要企业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深入洞悉ICT市场趋势,重新定义创新、智能、规模,赢得未来新竞赛 。“
新经济:核心是智能数字经济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经济智能化已成为市场主流。根据IDC的研究,全球ICT市场增长率是GDP的2倍,一直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在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各类数字技术不断向行业渗透,每个行业的增长都是由数字化增强的产品、运营和关系驱动。
智能也渗透到经济的个各类领域,以汽车行业为例,现阶段的汽车行业正在逐渐创建并形成基于用户优良体验的新一代生态系统。推动汽车作为互联智能的平台产品,承载越来越丰富的行业数字化转型使命,也进一步推动汽车行业向智能方向发展。物联网做为ICT技术和OT技术融合的最佳着力点,正在成为助力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新动力,也正在为制造业注入 “智能+” 基因。
智能家居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2018年智能家居市场达到1.5亿台,同比增长32.6%,IDC预计,到2022年该市场出货量将突破3亿台,从复合增长率看,其中增长主要来源于智能音箱、智能照明和家庭安全监控。
新动力:数字化转型2.0时代
随着第三平台技术发展进入第二篇章,数字化转型也进入了2.0阶段:数字鸿沟正在形成、规模化越来越重要、平台与生态驱动创新速度倍增。企业正在重塑自己的数字化愿景和实现目标的策略,企业正从单纯的数字化创新转向业务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数字化转型2.0时代也为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了巨大商机。IDC预计,全球2019–2022的数字化转型相关的IT支出约7万亿美元,中国也超过1万亿美元。
以智慧城市为例,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在从IT基础设施的“重构期”进入到场景导向的“聚焦期”。技术平台化、数据共享化、应用富化、组织架构优化是此阶段的四大特征。善政、兴业、惠民的价值开始真正体现,城市大脑是未来需求的热点,也是ICT解决方案商必争之地。
在金融领域,开放银行、人工智能、客户认同、数据价值等已成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领域,据IDC测算,2018年,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投资规模超60亿美元,未来将持续保持约20%的年均增长速度,2021年将突破百亿美元。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2.0时代的来临,IT安全建设也成为刚需。IDC预计,到2022年,中国IT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138亿美元,2018-2022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9%。
新基础:云计算高速增长
云计算发展也已经进入了2.0阶段,分布化、可信化、智能化、行业化、异构化、多云化是其6大特征,无论云计算基础设施还是云服务都在高速增长。2018年,中国公共和私有云IT基础架构的年度投资(包括供应商收入以及渠道加成)总计120.1亿美元,同比增长74.7%,超出市场预期。IDC预计,2019年中国云IT基础架构的总投资将达到151.7亿美元,同比增长25.5%。2018年中国云管理服务市场的规模达到3. 07亿美元,同比增长131.4%。2018-2023年整体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0.8%,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跃升至44. 6亿美元。到2022年,中国超过40%的组织的云端部署将包含边缘计算,以应对带宽瓶颈、降低延迟、实时处理数据以支持决策。
在医疗行业,基于价值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逐步成型,云在其中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也给市场带来了巨大商机,2018年医疗云(包括医院私有云、专业医疗云、区域卫生云)市场规模超过50亿元人民币,未来5年年均增长近30%。
新应用:微服务成为主流
从2018年到2023年,随着新的工具/平台、更多的开发人员、敏捷方法和大量的代码重用,全球将会创建5亿个新的逻辑应用程序,相当于过去40年创建的应用总和 。这也将引发应用开发革命。
IDC预计,到2022年,90%的新应用将采用微服务架构,以提高设计、调试、更新和利用第三方代码的能力;35% 的生产应用将是云原生的。
2017年全球DevOps软件投入达到38.9亿美元,其中,公有云DevOps服务投入达到13.6亿美元。到2022年预计将达到46.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8.1%。
中国开发者基于云平台进行开发的比例不输全球,一年后,中国开发者对公有云平台的使用比例将接近半数;不管是在私有云还是公有云上,容器平台(CaaS)+应用平台(PaaS)将成为主流开发平台;功能平台开始在单页面开发,移动开发和IoT应用开发中引起关注,未来将成为更多PaaS和容器平台的内置功能。
新智能:AI能力不断扩展
人工智能无疑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之一。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4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9.2%,达23亿美金。进入2019年,市场对人工智能的期望恢复理性,开始进入落地应用阶段。核心AI能力不断扩展,包括推理、强化学习、迁移学习/小数据、数据自动化(例如贴标签)、终端AI、情感AI、可解释/透明AI、窄域到宽域、学习+推理等,这也催生了大量的行业AI项目。
IDC预计,到2024年,基于人工智能的IT项目实施以每年至少7%的增长推动新一轮的业务流程重构,这需要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公司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2019年6月6日,中国正式发放了5G商用牌照, 5G牌照的发放和商用将会使数据的收集和流通变的更加简单和通畅,AI和5G的结合可以更快的推动如自动驾驶、平安城市的发展。
新竞争:平台与生态竞争
随着技术、经济、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变化及数字化原生代的崛起,无论是消费用户还是行业用户,重新做市场细分极为重要。在消费市场,IDC把用户细分为:学生、斜杠青年、时尚客户、数字移民、游戏玩家;在商用市场,IDC把用户细分为数字化转型领先型、技术驱动型、大众跟随型、墨守陈规型。无论哪种细分,其共同特征是用户需求越来越复杂,技术与应用越来越复杂,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提供全部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倍增创新的核心是平台与生态。新一代基础架构和下一代应用的出现将重塑ICT产业新格局,生态系统将和知识产权同等重要——您需要建设生态,或者加入生态。竞合关系也变得非常复杂,原来的合作伙伴可能成为竞争对手,客户的IT全资子公司也可能成为竞争对手,昔日竞争对手可能变成云服务的合作伙伴。因此,竞合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常态,制定合适的平台与生态策略是应对用户进一步细分的关键。
IDC预计,到2020年, 全球60%的企业将设计/部署企业数字化平台,并将其作为最新IT核心工具来开发和管理核心IP与数据,同时整合云平台、产业平台、数据和代码社区、合作伙伴和客户等资源。
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总结道: “数字化转型2.0时代来临,数字化鸿沟越来越大、规模化越来越重要、基于平台与生态的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关键。企业已经进入 “未来文化、未来客户、未来智能、未来运营、未来工作”的赛道,为了赢得未来新竞赛,行业用户需要建立愿景与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打造以云和智能为核心的数字化原生IT、变革组织架构并构建新的KPI 。ICT解决方案商需要创造商业价值、规模化数字创新、拥抱未来工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甲骨文正在成为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可靠选择。该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应用开发,构建GenAI模型并将智能代理集成到应用套件中。CEO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剩余履约义务达4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并预测OCI收入将从2026财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30财年的1440亿美元。甲骨文正积极布局AI推理市场,凭借其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私有数据托管方的优势地位,有望在云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