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5月08日 北京消息:据知名研究机构IDC预测,2021年全球存储在公共云上的数据量将超过传统数据中心,传统数据中心自上世纪60年代起对企业数据的把持将被云打破,企业进入All in Cloud时代。
IDC预测,全球数据量正迎来爆发,将从2018年的33ZB增长到2025年的175ZB。推动这一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云计算具备弹性扩容、按需使用、按量付费等优点,云数据中心正成为企业新的数据存储库。2021年会成为转折一年,存储在云上的数据量将超过传统数据中心。
随着迁移上云的解决方案变得简单可行、迁移过程的安全保障提高,企业All in Cloud在全球范围内是既成事实。
早在2008年,Netflix就开始抛弃业界最高端的Oracle数据库和最顶级的硬件设备,转而迁移至亚马逊AWS,从而支撑起此后十年千倍以上的增速。
据德意志银行分析报告,中国现在有84%的企业有意愿要上云,认为云是未来。
“全站上云”在阿里云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国内领先的云存储企业115科技将公司全部数据迁移至阿里云上,完成了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公共云数据迁移,总量超过100PB。
阿里巴巴也首个明确提出“All in Cloud”。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今年3月表示,全站云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整个阿里经济体要All in Cloud,成为“云上的阿里巴巴”。
上云也在改变华尔街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判断:有云,是一家先进企业的表现;没有云,很大程度上对新技术的利用上仍算作传统企业。初创企业尤其是独角兽公司的成功,与云有了强绑定。
Snap在其2017年的IPO招股书中就曾单独列出:计划未来五年斥资20亿美元购买谷歌云服务、10多亿美元购买AWS服务,以此向华尔街示好。
惠普、英特尔等半导体、IT企业共同催生了硅谷,而Airbnb、Uber、Pinterest、Lfyt等新硅谷的独角兽则无一不生长在云上。国内近一半的独角兽公司也将核心业务部署在阿里云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WorldMem框架,首次让AI拥有真正的长期记忆能力,解决了虚拟世界模拟中的一致性问题。该系统通过记忆银行存储历史场景,并使用智能检索机制,让AI能准确重现之前的场景和事件,即使间隔很长时间。实验显示在Minecraft和真实场景中都表现出色,为游戏、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带来广阔应用前景。
AWS通过升级SageMaker机器学习平台来扩展市场地位,新增观测能力、连接式编码环境和GPU集群性能管理功能。面对谷歌和微软的激烈竞争,AWS专注于为企业提供AI基础设施支撑。SageMaker新功能包括深入洞察模型性能下降原因、为开发者提供更多计算资源控制权,以及支持本地IDE连接部署。这些更新主要源于客户需求,旨在解决AI模型开发中的实际问题。
MTS AI研究团队提出RewardRanker系统,通过重排序模型和迭代自训练显著提升AI代码生成质量。该方法让13.4B参数模型超越33B大模型,在多种编程语言上表现优异,甚至在C++上超越GPT-4。通过引入困难负样本和PPO优化,系统能从多个代码候选中选出最优方案,为AI编程助手的实用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