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1月08日 北京消息:2019年,腾讯将成为全球拥有最多IPv6用户的企业之一。目前,腾讯网、腾讯游戏、腾讯视频、QQ浏览器等腾讯旗下核心产品已全面支持IPv6上线,两大国民级应用QQ和微信也已启动IPv6技术升级。
腾讯云也将通过灵活过渡和智能双栈的IPv6智联升级解决方案,更多、更快、更安全,帮助企业用户分钟级平滑升级到IPv6网络。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处长梅杰表示,推进IPv6规模部署是一项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腾讯作为国内IPv6的实践先行者,率先完成了一批典型互联网应用的IPv6升级,期待腾讯云全生态IPv6解决方案,引导和支撑更多互联网应用和用户向IPv6迁移。
腾讯云副总裁陈平表示,IPv6是产业互联网的核心要素,腾讯全生态体系都将积极拥抱IPv6,并会持续开放IPv6技术积累给产业生态,推动IPv6和产业互联网的协同发展。
腾讯云副总裁陈平
承载万物互联,IPv6成国家战略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根基。相较于地址资源有限的IPv4,IPv6能够提供极为充裕的网络地址和更强的网络承载能力。发展IPv6网络也是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条件之一。
近年来,全球IPv6的部署提速,网络逐步进入IPv6时代。我国也将发展IPv6纳入国家战略。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规划指出,到2018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2亿、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达到20%;到2020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超过50%;到2025年末,我国IPv6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居于世界第一位,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全面完成向下一代互联网平衡演进升级。
目前,得益于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努力,贯穿全国的IPv6纵横网络已基本就绪,全国5个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已完成IPv6升级改造和互联互通。截至2018年10月份,全国LTE IPv6的用户数已经达到了7.7亿。
2019拥有全球最大IPv6活跃用户数的应用将来自腾讯
作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第一批拥抱IPv6的企业,腾讯一直都在密切关注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演进趋势。早在2010年,腾讯便专门成立了工作组,进行IPv6相关研究。
2011年,腾讯开始搭建IPv6实验平台,用于旗下各个业务进行IPv6实验。其中,腾讯网门户作为腾讯最重要的业务之一最先进行了IPv6的试点。随后几年,QQ空间、腾讯开放平台等IPv6产品也陆续走出实验室,成为真正可以对外服务的IPv6海量级应用。
2018年,腾讯全面启动所有业务的IPv6改造,覆盖从基础设施到各类应用各个领域,拥抱IPv6速度进一步加快。2018年10月,腾讯云IPv6 负载均衡产品上线。腾讯视频、新闻、游戏等业务也开始全面接入IPv6用户,两大国民级应用QQ和微信也已启动IPv6技术升级。
在网信办对TOP 50 商业网站及应用IPv6的监测中,腾讯应用通过率排名第一。结果显示,腾讯网、腾讯游戏、QQ浏览器、腾讯视频都已经全部支持IPv6。2019年,随着微信、QQ完成IPv6技术升级,腾讯将成为全球拥有最多IPv6用户的企业之一。
IPv6智联升级方案发布腾讯全生态推进IPv6战略
IPv6升级是并非只是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一项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进行IPv6升级需要面临技术上的诸多挑战。基于对核心云产品的全方位改造升级,腾讯云将通过灵活过渡及智能双栈的IPv6智联升级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在1分钟内平滑升级到IPv6网络。
腾讯云在全球25个区域内范围内开放的51个可用区已经完成了骨干网的IPv6改造,并完成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核心公网出口的IPv6对接,能够为云上用户提供广阔的公网地址空间,方便用户进行全球通信。同时,腾讯云IPv6负载均衡目前已经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区域,能够为国内以及香港等区域提供IPv6接入访问能力。
在IPv6智联升级方案中,腾讯云还构建了双栈智能安全防御体系,可以实现智能识别IPv4或者IPv6的攻击,并提供全方位的防护服务。其中,腾讯云大禹提供的单IP300Gbps的抗DDoS能力,将为IPv6的实际应用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
目前,腾讯云IPv6智联升级方案已经覆盖7大垂直行业、50多个细分领域深耕出超过200种具体业务场景,为数字广东、蘑菇街、B站、知乎、搜狗等政府、互联网行业客户提供了IPv6的升级服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