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1月08日 北京消息:2019年,腾讯将成为全球拥有最多IPv6用户的企业之一。目前,腾讯网、腾讯游戏、腾讯视频、QQ浏览器等腾讯旗下核心产品已全面支持IPv6上线,两大国民级应用QQ和微信也已启动IPv6技术升级。
腾讯云也将通过灵活过渡和智能双栈的IPv6智联升级解决方案,更多、更快、更安全,帮助企业用户分钟级平滑升级到IPv6网络。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处长梅杰表示,推进IPv6规模部署是一项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腾讯作为国内IPv6的实践先行者,率先完成了一批典型互联网应用的IPv6升级,期待腾讯云全生态IPv6解决方案,引导和支撑更多互联网应用和用户向IPv6迁移。
腾讯云副总裁陈平表示,IPv6是产业互联网的核心要素,腾讯全生态体系都将积极拥抱IPv6,并会持续开放IPv6技术积累给产业生态,推动IPv6和产业互联网的协同发展。
腾讯云副总裁陈平
承载万物互联,IPv6成国家战略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根基。相较于地址资源有限的IPv4,IPv6能够提供极为充裕的网络地址和更强的网络承载能力。发展IPv6网络也是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条件之一。
近年来,全球IPv6的部署提速,网络逐步进入IPv6时代。我国也将发展IPv6纳入国家战略。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规划指出,到2018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2亿、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达到20%;到2020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超过50%;到2025年末,我国IPv6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居于世界第一位,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全面完成向下一代互联网平衡演进升级。
目前,得益于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努力,贯穿全国的IPv6纵横网络已基本就绪,全国5个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已完成IPv6升级改造和互联互通。截至2018年10月份,全国LTE IPv6的用户数已经达到了7.7亿。
2019拥有全球最大IPv6活跃用户数的应用将来自腾讯
作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第一批拥抱IPv6的企业,腾讯一直都在密切关注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演进趋势。早在2010年,腾讯便专门成立了工作组,进行IPv6相关研究。
2011年,腾讯开始搭建IPv6实验平台,用于旗下各个业务进行IPv6实验。其中,腾讯网门户作为腾讯最重要的业务之一最先进行了IPv6的试点。随后几年,QQ空间、腾讯开放平台等IPv6产品也陆续走出实验室,成为真正可以对外服务的IPv6海量级应用。
2018年,腾讯全面启动所有业务的IPv6改造,覆盖从基础设施到各类应用各个领域,拥抱IPv6速度进一步加快。2018年10月,腾讯云IPv6 负载均衡产品上线。腾讯视频、新闻、游戏等业务也开始全面接入IPv6用户,两大国民级应用QQ和微信也已启动IPv6技术升级。
在网信办对TOP 50 商业网站及应用IPv6的监测中,腾讯应用通过率排名第一。结果显示,腾讯网、腾讯游戏、QQ浏览器、腾讯视频都已经全部支持IPv6。2019年,随着微信、QQ完成IPv6技术升级,腾讯将成为全球拥有最多IPv6用户的企业之一。
IPv6智联升级方案发布腾讯全生态推进IPv6战略
IPv6升级是并非只是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一项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进行IPv6升级需要面临技术上的诸多挑战。基于对核心云产品的全方位改造升级,腾讯云将通过灵活过渡及智能双栈的IPv6智联升级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在1分钟内平滑升级到IPv6网络。
腾讯云在全球25个区域内范围内开放的51个可用区已经完成了骨干网的IPv6改造,并完成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核心公网出口的IPv6对接,能够为云上用户提供广阔的公网地址空间,方便用户进行全球通信。同时,腾讯云IPv6负载均衡目前已经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区域,能够为国内以及香港等区域提供IPv6接入访问能力。
在IPv6智联升级方案中,腾讯云还构建了双栈智能安全防御体系,可以实现智能识别IPv4或者IPv6的攻击,并提供全方位的防护服务。其中,腾讯云大禹提供的单IP300Gbps的抗DDoS能力,将为IPv6的实际应用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
目前,腾讯云IPv6智联升级方案已经覆盖7大垂直行业、50多个细分领域深耕出超过200种具体业务场景,为数字广东、蘑菇街、B站、知乎、搜狗等政府、互联网行业客户提供了IPv6的升级服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uminary Cloud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开发"物理AI"技术。该公司云原生平台可将仿真速度提升100倍,利用物理信息模型实时预测汽车、飞机等产品性能。公司推出针对特定行业的预训练模型,包括与本田合作的汽车设计模型和与Otto航空合作的飞机开发模型。融资由西门子风投领投,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和市场销售。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通过MotionBench发现,当前最先进的AI视频理解模型在精细动作理解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准确率不足60%。他们提出的通过编码器融合技术TE Fusion有效改进了这一问题。这项研究揭示了视频AI理解的基础能力缺陷,为该领域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伦敦量子动态科技公司宣布交付业界首台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已安装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标准化300毫米硅晶圆,是首台自旋量子比特计算机。系统采用CMOS技术,占地约三个19英寸服务器机架,具备数据中心友好特性。公司开发的可扩展瓦片架构支持大规模生产,未来可扩展至每个量子处理单元数百万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机构推出OVO-Bench评测体系,首次系统评估视频AI的在线理解能力。研究发现当前最先进的模型如GPT-4o在实时视频理解任务中表现远不如人类,缺乏时间感知、实时记忆和主动响应能力。该研究为智能家居、在线教育、医疗监护等实际应用场景的AI升级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