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应邀参加“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IT工作组2018年工作会议”,与数百位来自全国各主要港口的技术专家分享新华三助力港口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创新探索和应用实践。
港口是国家对外贸易的窗口,是反映经济状况的晴雨表,更是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实力的体现。据统计2017年全球货物吞吐量前十大港口中,中国就占有7个席位,目前已经形成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随着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港口行业将进入全面提速的数字化发展时代。
创新技术融合 引领港口建设智慧升级
目前港口建设和运营迫切需要实现业务流程与管理的升级,而智慧港口的建设应当具备全面感知、智能决策、自助自动、持续创新等多种能力。新华三集团港口行业总工谢旻腾在主题演讲中分享了新华三智慧港口整体解决方案,针对港口建设的实际业务需求,提供安全高效的定制化创新产品与服务,切实推动港口数字化转型。
新华三借助自身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不同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行业实践,从底层硬件基础设施到中间业务平台、上层应用开发,推出切合港口实际业务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从智慧赋能、港口应用、业务提升等方面实现向数字化时代的重塑再造:围绕物联网,新华三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能够实现港口设备设施检测、能耗管理及运营监测与告警等服务;在互联网络方面,新华三针对不同场景打造了全方位的港口互联互通解决方案;在云计算领域,新华三DRX动态资源扩展、超融合整体架构等前沿技术能够帮助港口构建高效灵活的云平台;在大数据领域,新华三依托自身高效的软硬件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提升港口运营效率,降低总体成本。
创新应用实践 加速港口转型稳健落地
作为港口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领导者,新华三曾先后参与国家海事局、14个地方海事局、国内多个大型港务集团及港口码头的数字化建设。在深圳赤湾集装箱码头,新华三智能理货解决方案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无线网络的综合部署,为码头作业提供了全新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如今赤湾港日均处理集装箱数量达到13000TEU(标准集装箱),理货数据从完全人工处理升级为90%业务自动化处理,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港口吞吐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未来,新华三将继续以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以创新数字化技术引领港口建设转型升级,助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迈入更加高效、智能、网络化的全新时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思科推出8223路由系统和Silicon One P200芯片,用于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AI工作负载需求。该系统提供51.2 Tbps以太网固定路由器,P200芯片实现超过3艾比特每秒的互连带宽规模。新设备采用深缓冲设计,相比前代产品节能65%,支持跨数据中心AI集群分布式部署,解决物理空间和电力容量限制问题。
这项由EleutherAI和英国AI安全研究所合作完成的研究提出了革命性的AI安全解决方案——通过在训练阶段过滤危险内容来构建本质安全的AI模型。研究团队开发了高效的数据过滤系统,成功训练出能够抵抗强力对抗攻击的AI模型,在保持通用能力的同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性,为开源AI模型的安全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
智能AI代理正成为软件开发的新宠,企业高管希望通过AI代理提升效率。尽管开发者对AI生成代码的质量存在担忧,但其潜在价值巨大。调查显示三分之二企业正在或计划使用多个AI代理进行软件测试,72%认为到2027年智能AI可实现自主测试。专业化的精简测试代理比大型模型更适合特定任务,需要建立负责任的信任框架来管理AI代理行为,但人工测试仍不可替代。
这项由格拉斯哥大学等顶尖高校联合开展的突破性研究,首次系统性提出了"自进化AI智能体"概念框架,将AI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提出三定律指导原则。研究详细阐述了从单智能体到多智能体系统的优化方法,涵盖思维能力、记忆管理、工具使用等多个维度,并分析了生物医学、编程、金融法律等专业领域的定制化应用,为构建能够持续学习和自我改进的下一代AI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