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电脑的开机按钮,几分钟就能看到桌面已经准备好了。这种早已习以为常的习惯,曾经一度是传说。早期电脑速度之慢,是今天的我们所不能忍受的。对于数据中心来说,早期的IT扩容周期都是以年或者数月为单位的,在业务出现瓶颈时提的需求可能需要一年后才能得到满足,这一境遇直到云计算崛起才得到改善。
同样,当下谁也不希望部署一个应用需要经过数月时间的规划,还要聘请专家部署。
数据中心资源怎么管?
传统的数据中心中,每个业务系统都具有自己的计算、存储和网络团队,分别由服务器、存储阵列和交换机担任。计算团队专管各类计算和业务处理任务;存储团队需要对数据安全、完整性负责,还需要考虑备份和容灾等问题;网络团队则需要处理所有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本数据中心和外网的数据交换工作。
这种架构中,两个业务需要两组团队,相互隔离,可能其中一个业务的计算团队忙的不可开交,而另一个业务正在忙着备份数据但没有什么计算任务。此外还有种种资源分配不均、信息孤岛、业务与资源规模不匹配等问题。本期小编将为大家带来解决这些问题的终极方案——塑合架构。
简单的说,塑合架构的使命有两个,首先是对数据中心计算、存储、网络三大团队进行全面整合,所有团队成员都是资源并且能第一时间到达需要自己的地方;第二,用户需要通过统一的API告诉塑合架构需求,塑合就可以给出最佳的方案。
不同数据中心元素的高度融合、构建流动资源池、实现资源按需快速整合和分解,结合扩展架构、自动化,实现IT的高效交付,满足多变业务的需求,而管理则通过统一的API进行。
“Forrester在2017年指出符合其定义的塑合基础架构的产品只有HPE Synergy。”
HPE Synergy
真正塑合架构两个必要条件
判断塑合架构方案的真假和优劣,可以直接从其使命出发,评估是否能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合适的资源满足业务需求,其次其管理是否能够简化到只用一个API就能完成所有任务。
HPE Synergy毫无疑问完全满足这两个条件,并且一直是塑合基础架构的标杆。HPE Synergy Image Streamer能够实现无状态计算的秒级部署,这是Synergy的独有的一大亮点,通过profile将计算节点的物理属性、软件部署属性剥离出来,Synergy能够做到从裸金属直接启动操作系统。15秒之内准备好启动环境,可以非常迅速的响应业务切换。
秒级部署足以说明HPE Synergy对资源管控到了驾轻就熟的地步,这也是塑合架构最为直接的优势。
HPE Synergy的统一API
而在灵活高效方面, HPE Synergy 的OneView提供了唯一、统一、开放的API,其可以对所有Synergy设备在生命周期内进行管理,能够对所有资源自动发现和集成,并根据工作负载做到精细化分配资源。
在HPE Synergy与其合作伙伴共筑的生态系统推动下,Synergy及塑合基础架构在全球已经有超过1700+的成功案例,其在灵活高效等方面的优势也正逐步为全球市场认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PEC 2025 AI创新者大会暨第二届提示工程峰会”上,一场以“AIGC创作新范式——双脑智能时代:心智驱动的生产力变革”为主题的分论坛,成为现场最具张力的对话空间。
人民大学团队开发了Search-o1框架,让AI在推理时能像侦探一样边查资料边思考。系统通过检测不确定性词汇自动触发搜索,并用知识精炼模块从海量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无缝融入推理过程。在博士级科学问题测试中,该系统整体准确率达63.6%,在物理和生物领域甚至超越人类专家水平,为AI推理能力带来突破性提升。
Linux Mint团队计划加快发布周期,在未来几个月推出两个新版本。LMDE 7代号"Gigi"基于Debian 13开发,将包含libAdapta库以支持Gtk4应用的主题功能。新版本将停止提供32位版本支持。同时Cinnamon桌面的Wayland支持持续改进,在菜单、状态小程序和键盘输入处理方面表现更佳,有望成为完整支持Wayland的重要桌面环境之一。
Anthropic研究团队开发的REINFORCE++算法通过采用全局优势标准化解决了AI训练中的"过度拟合"问题。该算法摒弃了传统PPO方法中昂贵的价值网络组件,用统一评价标准替代针对单个问题的局部基准,有效避免了"奖励破解"现象。实验显示,REINFORCE++在处理新问题时表现更稳定,特别是在长文本推理和工具集成场景中展现出优异的泛化能力,为开发更实用可靠的AI系统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