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电脑的开机按钮,几分钟就能看到桌面已经准备好了。这种早已习以为常的习惯,曾经一度是传说。早期电脑速度之慢,是今天的我们所不能忍受的。对于数据中心来说,早期的IT扩容周期都是以年或者数月为单位的,在业务出现瓶颈时提的需求可能需要一年后才能得到满足,这一境遇直到云计算崛起才得到改善。
同样,当下谁也不希望部署一个应用需要经过数月时间的规划,还要聘请专家部署。
数据中心资源怎么管?
传统的数据中心中,每个业务系统都具有自己的计算、存储和网络团队,分别由服务器、存储阵列和交换机担任。计算团队专管各类计算和业务处理任务;存储团队需要对数据安全、完整性负责,还需要考虑备份和容灾等问题;网络团队则需要处理所有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本数据中心和外网的数据交换工作。
这种架构中,两个业务需要两组团队,相互隔离,可能其中一个业务的计算团队忙的不可开交,而另一个业务正在忙着备份数据但没有什么计算任务。此外还有种种资源分配不均、信息孤岛、业务与资源规模不匹配等问题。本期小编将为大家带来解决这些问题的终极方案——塑合架构。
简单的说,塑合架构的使命有两个,首先是对数据中心计算、存储、网络三大团队进行全面整合,所有团队成员都是资源并且能第一时间到达需要自己的地方;第二,用户需要通过统一的API告诉塑合架构需求,塑合就可以给出最佳的方案。
不同数据中心元素的高度融合、构建流动资源池、实现资源按需快速整合和分解,结合扩展架构、自动化,实现IT的高效交付,满足多变业务的需求,而管理则通过统一的API进行。
“Forrester在2017年指出符合其定义的塑合基础架构的产品只有HPE Synergy。”
HPE Synergy
真正塑合架构两个必要条件
判断塑合架构方案的真假和优劣,可以直接从其使命出发,评估是否能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合适的资源满足业务需求,其次其管理是否能够简化到只用一个API就能完成所有任务。
HPE Synergy毫无疑问完全满足这两个条件,并且一直是塑合基础架构的标杆。HPE Synergy Image Streamer能够实现无状态计算的秒级部署,这是Synergy的独有的一大亮点,通过profile将计算节点的物理属性、软件部署属性剥离出来,Synergy能够做到从裸金属直接启动操作系统。15秒之内准备好启动环境,可以非常迅速的响应业务切换。
秒级部署足以说明HPE Synergy对资源管控到了驾轻就熟的地步,这也是塑合架构最为直接的优势。
HPE Synergy的统一API
而在灵活高效方面, HPE Synergy 的OneView提供了唯一、统一、开放的API,其可以对所有Synergy设备在生命周期内进行管理,能够对所有资源自动发现和集成,并根据工作负载做到精细化分配资源。
在HPE Synergy与其合作伙伴共筑的生态系统推动下,Synergy及塑合基础架构在全球已经有超过1700+的成功案例,其在灵活高效等方面的优势也正逐步为全球市场认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卢森堡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RLDP框架首次将强化学习应用于差分隐私优化,创造性地解决了AI训练中隐私保护与模型效果的矛盾。该方法如同智能教练,能动态调整隐私保护策略,在四种语言模型上实现平均5.6%的性能提升和71%的训练时间缩短,同时增强了抗隐私攻击能力,为敏感数据的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这项由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完成的研究,首次从数据压缩理论角度揭示了大型语言模型存在"弹性"现象——即使经过精心安全对齐,模型仍倾向于保持预训练时的行为分布。
腾讯混元团队联合北京大学提出MixGRPO技术,通过混合ODE-SDE采样策略和滑动窗口机制,将AI图像生成训练效率提升50%-71%,同时在多项人类偏好评估指标上超越现有方法。该技术采用"从难到易"的渐进优化策略,专注于图像生成早期阶段的重点优化,并引入高阶求解器进一步加速训练过程,为AI图像生成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更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