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4月16日 北京消息:近日,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睿驰”)经过严格审核,获得德国莱茵 TÜV(以下简称“TÜV 莱茵”)颁发的ISO26262功能安全管理证书。这是继东软睿驰在2015年作为中国第一家企业通过ISO26262系统设计认证后,获得该标准的功能安全管理认证。此次通过认证,标志着东软睿驰已全面建立起符合ISO26262要求的功能安全过程体系,已具备设计和制造符合国际功能安全标准产品的能力,是东软睿驰致力于为下一代汽车提供平台及关键技术的重要里程碑,为公司在实现产品的功能安全、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方面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ISO26262是适用于汽车领域电子/电气系统、旨在提高其安全特性的国际标准。该标准为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开发提供了全生命周期过程安全框架,规范了车辆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重要活动,是国际主流主机厂普遍遵循的行业标准。TÜV莱茵是拥有140多年历史的全球知名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拥有DAKKS认可的功能安全发证资质。
东软睿驰在国内较早涉足功能安全领域,建立了适应功能安全产品开发的组织结构,很早开始跟踪、研究ISO26262:2011,并作为成员企业加入“中国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组”,参与了GB/T34590-2017(ISO26262 国内版)的制定转换工作。2015 年,东软睿驰启动了符合ISO26262要求的 BMS 产品平台的设计开发工作,通过了 TÜV SÜD 针对产品概念、系统设计的阶段评估,是中国第一家通过ISO26262系统设计认证的企业。本次东软睿驰获得的功能安全管理证书认证范围涵盖了以下流程的搭建:功能安全管理、概念阶段、系统阶段、软硬件阶段以及支持阶段。
东软睿驰成立于2015年,由东软集团与阿尔派电子(中国)合资组建,以汽车技术为核心,专注电动汽车、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与汽车共享领域,为下一代汽车提供平台及关键技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AI发展的未来趋势,详细分析了六条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技术路径。随着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面临发展瓶颈,业界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AI发展方向。这六条路径包括神经符号AI、神经形态AI、具身AI、多智能体AI、以人为中心的AI和量子AI。每种路径都有其独特优势和挑战,可能单独或组合推动AI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最终实现与人类智能相当的AGI系统。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VAR模型的马尔可夫变体本质上是离散扩散模型,提出SRDD方法。通过应用扩散模型技术如分类器自由引导、令牌重采样等,SRDD相比VAR在图像质量上提升15-20%,同时具备更好的零样本性能。这项研究架起了自回归模型与扩散模型的理论桥梁,为视觉生成技术发展开启新方向。
培生公司第三季度销售增长加速,并预示年底表现更强劲,但其AI应用可能是更重要的发展。该公司虚拟学习部门销售额激增17%,学生注册人数攀升。培生运营的在线学校将AI工具嵌入课程材料中,公司表示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这些工具帮助学生取得更好成绩。公司推出了AI学习内容组合,包括AI素养模块和融合人工导师与AI学习工具的视频平台。
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CAD-Tokenizer技术,首次实现AI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进行3D模型设计和编辑的统一处理。该技术通过专门的CAD分词器和原语级理解机制,让AI能像设计师一样理解设计逻辑,大幅提升了设计精度和效率,有望推动工业设计的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