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遇见2014   新年的革命

VIEW IT视界
行业大家说IT 独特视角拓眼界
卷首语
王聪彬
本期执笔

美国的日裔科学家加来道雄在2011年写了一本书叫《物理学的未来》,在书中他预测了未来一百年科技的发展将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蓝图。

在写这篇絮絮叨叨文字的日子,是一个天空被雾霾笼罩的阴天。向窗外往去,拉着箱子返乡的人们已经随处可见,他们比坐在电脑前构思新年第一篇卷首语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2014新年的临近,而在新的一年里每个人心中似乎都有一个未来图景。

预测未来的是一个颇有野心但是必然对我们和我们的读者有诸多收获的话题,尤其可以看到多家调研机构从各个研究领域给出了2014年的预测,本期《VIEW》将和他们进行交谈,从政策、资本、技术、行业、厂商、产品等方向了解科技圈的未来图景。

为这个未来图景我们在新的一年也将继续革命,政策层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成为科技产业最新的推动力,技术层面云计算、大数据、企业移动、社交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今年可以看到更多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其中2013年最吸睛的大数据在未来的应用还要慢于云计算和企业移动,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良好的数据质量、专业人才,以及明晰的应用场景还需要不断积累。另外物联网则是下一个关注重点,其将越来越个人化,尤其是车联网、可穿戴设备及医疗健康应用、家庭互联等新型应用场景的出现。

IDC:“第三平台”仍是主要趋势 大数据应用需克服两大因素

人物名

相斌斌
IDC中国高级研究经理
今年IDC对中国ICT市场的10大预测相比往年可以说姗姗来迟,IDC中国高级研究经理相斌斌也解释,不是因为预测没有按时完成,而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IDC选择优先发布对2020年的长期预测,2014年的10大预测则延期到今年1月发布。

10大预测中并没有第三平台整体市场的预测,相斌斌称2013年已经将第三平台作为一个预测点,今年则更多的把第三平台作为未来引领IDC市场增长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力作为预测背景,因为其趋势已经比较明晰。

第三平台带来的另一影响就是业务部门在整个IT决策话语权的变化。相斌斌指出,第三平台上任何一项技术都和业务有着紧密的结合,并且很多需求不是来自IT而是业务线,预计2014年业务部门主导IT决策比重将会达到30%左右。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虽然在2013年受到广泛关注,甚至超过云计算。但在实际应用速度上却比云计算和企业移动要慢。相斌斌强调有两点因素造成,第一,缺乏良好的数据质量;第二,企业用户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人才,以及明确清晰的应用场景,如果克服就能进入真正的执行阶段。及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办公、虚拟化、集成系统、营销、科技资讯标签频道。

政策层面虽然“十二五”规划已经进入尾声,但今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是新的推动力,甚至长远影响中国ICT市场的发展,所以IDC也将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为其中一个预测点。

IDC的整个研究架构中第三平台之上就是物联网,并在此基础之上支撑所有的创新解决方案。物联网的范围广泛,而车联网、可穿戴设备及医疗健康应用、家庭互联是基于第三平台和物联网之上看到的新型应用场景。“未来十年第三平台还将是中国ICT市场的主要趋势,包括基于其上的物联网应用以及行业解决方案。”相斌斌说道。详细>>

Forrester:2014年预测“客户时代”的思变

人物名

王平
Forrester副总裁
今年Forrester的预测同往年有很大不同,是由技术转向客户为主导的预测。”Forrester副总裁王平表示,过去的一些影响都是由技术本身所造成,而今年看是由客户所造成,企业需要看到客户在做什么。

据介绍,Forrester将“客户时代”定义为是持续20年的商业周期,企业必须重新定位,系统的了解并服务日趋强大客户才能成功。未来变化则针对以客户为中心的关注领域会有所不同,可能将是具体的解决方案。

淡化技术,突出客户是今年预测的基调。在具体细分市场上,王平则表示今年不会在做技术分类本身的预测,但针对各个行业的IT投入今年则第一次做了划分。今年从客户方向去看,而不是纯技术,但底层还是由技术在支撑。

浏览十大主要趋势预测可能会让人感觉规律性不足,但王平解释道,十大趋势是从B2B向B2C的延伸,其中也有穿插的部分。而重点还是从客户体验出发,正因为企业的IT和BT(业务控制的IT预算)投入的变化迫使他更看重对客户的研究。

中国作为亚太区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必将影响整体的改变。王平也认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预测的影响,尤其在IT支出部分,但这是一个深化的过程,从观念上改变需要时间,可能明年的IT支出上还不能立刻体现出来。 详细>>

易观智库:2014年六维度看互联网 大数据支撑商业运营

人物名

杨帆
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
易观智库同一些调研机构的ICT预测不同,其主要聚焦互联网产业,着眼于泛互联网产业(TMT产业)、传统行业互联网化两大方面。“每年易观智库都会发布互联网产业盘点和预测,力求根据新形势取得新进步。”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杨帆同时也指出,长期预测也会考虑,但方向会更偏向前瞻性和战略视角,例如技术趋势、信息化社会趋势。

2014年中国互联网产业预测主要有三大方向,第一,互联网整体行业的盘点预测;第二,在竞争格局变化(实力矩阵)、应用及技术的趋势成熟度(AMC曲线)等方面,之后陆续发布部分细分行业的预测,例如游戏、电子商务、新媒体等;第三、用户及市场规模方面。

当然十大预测是必不可少的,针对互联网产业发展易观智库分别从政策、资本、行业、模式、厂商、产品6大方向给出了预测。

从十大预测的分类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没有我们常见的技术方向。据介绍,易观的视角是从技术的商业化来解读而非技术本身;其次,技术本身作为整个行业的基础要素,适合相对较长周期的发展观察,年度这个周期略短;第三;在做年度预测时已经加入技术商业化趋势对模式、产品等维度的影响。

2014年的预测同时也加入了更多的考虑因素,“政策风向、2013年已经表现出的趋势、试点或商业化的探索尝试、国外移动互联产业的发展、用户市场培育度、技术的商业化趋势等。”杨帆说道尤其是传统企业互联网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用户的无线迁移两大趋势是关注重点。

杨帆还看到未来中国互联网产业将会呈现四大趋势,第一、狭义互联网内,移动化迁移加速,围绕移动互联入口的平台化、生态化竞争会更加激烈;第二、互联网公司和传统企业的定义逐渐模糊;第三、几年内,智能设备将深入工作与生活。有实力的传统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大大强化了自身在软件、平台、应用上的资源。互联网企业也较为普遍地涉足硬件,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殊途同归地走向“软硬结合”;第四、大数据应用成为商业运营基础。详细>>

Gartner:2014年及未来十大预测4大方向



文章配图

Gartner针对IT机构和用户发布了2014年及未来的重大预测,涵盖数字产业革命、数字业务、智能机器和物联网等颠覆性热点话题,将带来超越IT功能的深远影响。这些重大预测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包括:

数字产业革命——IT不仅仅只是发挥传统的IT功能,也已成为个人和竞争性商业生态系统下一阶段创新的催化剂。其中显而易见的一个方面就是数字产业革命已初现端倪,重塑如何使用3D打印来创造实体商品。

数字业务——数字业务意指通过数字资产和/或能力创造的业务,包括数字产品、服务和/或客户体验,以及/或通过数字渠道和社区创造的业务。Gartner的数字业务预测专注于数字业务可能会对减少劳动力、消费品收入以及个人数据使用造成的影响。

智能机器——智能机器的出现也是喜忧参半,因为“认知系统”虽然可以改进流程和决策制定,但同样也会取消流程以及决策制定过程对人的需求。CIO们认为这是实现更高效率的好方法,但他们需要确保主动的人类劳动力以及机器冷效率之间的平衡。

物联网——在当代社会,物联网结合了机器、人类和商业之间的互联。随着大规模连接器件的出现,企业、政府和人类如今可以获取比自己实际所需更多的关于自己及所处环境的信息。Gartner的预测集中在建立应用和服务的机会上,以利用这些信息来为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创造新的市场模型,并且培育一套新的商业和营销模型,让“参与”这个词成为真正有价值的资产。详细>>

文章评论
  登录 (没有帐户?快速注册)
使用第三方帐号登录:
本期聚焦

第三平台

IDC定义以云计算、移动化、大数据、社交等概念下的新一代IT架构称为第三代IT平台。

客户时代

Forrester将“客户时代”定义为是持续20年的商业周期,企业必须重新定位,系统的了解并服务日趋强大客户才能成功。未来变化则针对以客户为中心的关注领域会有所不同,可能将是具体的解决方案。

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通过Internet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的资源的计算模式。

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体量、Velocity速度、Variety类型、Value价值。

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往期回顾
联系本刊
  • 座机:010 - 82616677 - 5025
  • 邮箱:wang.congbin@zhiding.cn
© 北京第二十六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9648号-7 京ICP证16133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