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聪彬

在刚刚过去的9月,IDC FinTech Rankings Top 100排行榜如期而至,中国有四家企业入围,平安科技排名第38。这是平安科技的第一次上榜,而且一上榜就刷新了中国企业的排名记录。

平安科技是谁?平安科技从哪来?平安科技要到哪去?的终极哲学问题产生了。

平安科技既不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也不是一家纯粹以为金融公司提供技术服务为目标的公司,正是因为介于两者之间,平安科技既具备了科技性,又具备了创新性。

如今,以“科技引领金融”为发展理念的平安科技正在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打造先进的IT组织,并与平安集团各业务公司不断探索新型业务模式,为未来金融带来更多的面貌和可能,让平安在你身边。

FinTech已来 金融重定义

金融行业其实早已迈向新金融时代,这是一个多元化,消费主权至上的年代。平安科技首席运营官胡玮一上来就为我们描述了传统金融行业现阶段的四大挑战,第一、金融渠道,互联网金融利用线上渠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第二、支付,移动支付让支付更便捷、更普及;第三、数据,数据的高速增长与的利用需要大量的IT支撑;第四、投资,利用AI的智能投顾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服务大众。

在各种挑战中不难看出,技术是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而且FinTech(金融科技)也已成为时下不同金融行业生态主体都在做的一件事,其中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相关企业。

埃森哲《The Future of Fintech and Banking: Digitally disrupted or reimagined?》报告显示,全球金融科技采用率从2015年的16%上升到2017年的33%。用户的看法和行为正在发生改变,并影响着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所以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正在被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重新定义。

就在FinTech才刚刚被接受,新概念又再次出现InsurTech(保险科技),它是由FinTech演化而来,虽然美国没有互联网保险的说法,但是把创业者和投资人利用互联网技术升级创新保险行业的项目统称为Insurtech。

在中国,传统金融行业也在潜移默化的发展着改变。平安科技首席产品官区海鹰说,尤其在2016年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逐渐深入,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结合变得更加紧密。

同样在2016年,中国平安也开起了平安3.0时代,1.0时代,中国平安从保险公司发展成为综合金融集团,积累了大量的线下资源和管理经验;到了2.0 时代,利用中国平安多年积累的线下、线上独特优势,立足于客户需求,将地面综合金融服务与互联网金融平台深度耦合,实现无缝衔接,提供全面、便捷的O2O金融服务。现在3.0则是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向全行业开放,利用新科技打造更加强大、开放式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中国平安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其业务几乎涉及了金融行业的所有业务,银行、保险、借贷、抵押等等。6月30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半年业绩。2017 年上半年,中国平安整体业绩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434.27 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 6.5%;如果剔除 2016 年上半年普惠重组利润 94.97 亿元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增长 38.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 4,257.80 亿元,较年初增长 11%。

“极致服务”和“科技创新”是中国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在今年元旦贺词中提到的两大主题。极致服务方面强调“专业创造价值”,并始终以“专业”为追求,为客户提供简单、便捷、安全的服务。科技创新方面强调“城市一账通”“金融一账通”以及平安好医生。

中国平安在这个激励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要做的是,让新技术在金融行业向移动化、专业化、社交化、场景化持续发挥作用。

数字化转型的三次跃进

相比中国整体金融市场现状,中国平安可谓逆势增长。科技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还有对组织活动、流程、业务模式和员工能力等方方面面的重新定义,也就是现在企业都在谈在做的数字化转型,平安科技的使命正是如此。

2008年成立的平安科技负责开发并运营集团的关键平台和服务,支持集团的保险、银行、投资和互联网业务高效发展。平安科技也是集团的技术孵化器,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有着强劲的研究和开发能力。

“数字化转型既是大势所趋,又是困难重重。”在胡玮看来中国平安作为一家综合金融集团,下属每一个专业公司都有一套自己的IT体系,这也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

2001-2012年,中国平安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进行了大集中。不仅仅在数据层面,通过集团IT的整体规划对数据中心、系统、财务、人员等全部进行整合,这样所有公司都可以在统一的IT开发架构、规范接口、认证体系、账户体系下为业务提供帮助。

胡玮认为这还只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要做到多元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国平安成立了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但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金融要求稳定、可靠、安全,业务相对平稳,而互联网金融要求快速、动态、低成本,支撑大规模交易。

平安科技首席运营官胡玮 平安科技首席运营官胡玮

大集中显然不能同时满足两种业务特性,2012-2016年,“双模”发展成为平安科技的解决之法。将两者区别对待,不同业务型态有不同的技术和实施方案,甚至建设不同的数据中心支撑不同的业务。

第三阶段就是持续改造,实现自主可控,以及IT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风控能力、提升服务,这也恰好符合中国平安金融生活服务商的宗旨。

平安科技的作用还在逐渐的放大,2016年平安科技形成了三大主要职能,第一、集团IT管控,包括架构、信息安全、数据安全、运营等各种规范;第二、平台,云平台、信息安全平台、认证平台等平台,以及各种App的打通;第三、科技创新孵化,通过技术输出帮助更企业创新。

平安云:15分钟部署,一天可上线

在中国平安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云计算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胡玮也坦言2013年做云计算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承载整个集团的业务,所以当时云计算的建设目标仅仅是合规、安全、稳定,符合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标准。

现在云计算已成为平安集团承载内部、推广外部业务的支柱,内部80%系统已经迁移到私有云,成本下降了30-40%;外部云计算对金融甚至各行各业提供服务。“平安科技对外部客户最早只提供私有云服务,随着客户量的爆发增长,2017年开始提供公有云服务。”

云计算对于金融行业其实并不陌生,虽然传统金融行业对于技术相对保守,但也算各行业的先驱。在政策层面,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5内互联网业务100%上云,核心系统60%上云,同时给出发展规范。

所以稍有规模的金融集团都在自建云计算,金融行业云的大量出现,是否又是下一个同质化的竞争?

平安云的解决方案非常灵活,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都可以实现,尤其通过混合云的模式帮助金融机构快速打开市场。

平安云:15分钟部署,一天可上线

“很多金融机构没有能力建设自己的私有云,完全使用公有云又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其中涉及很多系统的改造。”胡玮说,混合云的方式则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将核心系统建设在私有云中,互联网相关业务建设在公有云中。同时平安科技还帮助金融机构建设私有云,这样私有云和公有云就拥有统一的体系,对于行业发展是一个更好的方式。

平安云90%以上都是自主研发,拥有80项专利,实现完全的自主可控。在浙商银行的部署过程中,平安科技进行大量的改造和自动化编排,实现了15分钟部署一家银行,一天内完成应用安装调试上线。

平安云不仅仅只是一个IaaS服务,平安科技提供了从IaaS、PaaS、SaaS一整套的解决方案,IaaS服务已经不用不过多赘述,PaaS服务主要分为AI+智能认知、大数据、通讯云、应用平台组件,SaaS就更为广泛包括征信、保险代理等功能。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愿意选择平安云的原因,除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统一需求外,另一个诉求就是寻求业务合作,接入平安云就相当于接入了平安的生态。

“ABCD”之上的想象力

云计算的逐渐普及也进一步带动更多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平安科技也是如此。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平安科技形成了“ABCD”的产品规划,即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Cloud云计算、Data大数据,在四大维度上组建技术架构。

平安科技在ABCD四大基础技术上又延伸出不同行业的应用,例如智能闪赔、智能认证、智能双录等产品。一些被市场认可的产品甚至分离成为独立业务,像大家熟知的陆金所、前海征信都是从平安科技内部逐渐成熟起来。

“以客户为中心”是平安科技产品创新的前提,所有产品规划都是基于需求进行。作为平安科技首席产品官区海鹰希望做出真正适合各个行业的可用产品,基于对行业的了解,选择ABCD中适合该场景的技术形成解决方案。

尤其AI早已深植在中国平安业务的各个环节:营销,全品类金融产品智能推荐;服务,线上线下全渠道智能客服;产品,基于智能模型的精准定价;运营,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理赔;风控,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决策,预测疫情辅助公卫决策。

例如基于AI产生的“智能双录”可以保证保险产品最终签单实现录音和录像,确保投保人的权益受到保障。“智能双录”的智能化体现在,录音时可通过声纹识别确保是本人;通过语音转文字技术再进行一次文字备案;通过视频捕捉人脸确保录像中的投保人。

平安科技首席运营官胡玮 平安科技首席产品官区海鹰

平安科技声纹识别完全基于自主研发的生物特征识别引擎,利用双声道分离技术提取客户的有效语音,对语音特征进行比对后,通过声纹相似性来判断客户的身份,支持1V1,1VN,多信道验证和鉴别,声纹技术支持远程识别,助力简化流程,有效拦截欺诈风险。

平安科技人脸识别在国际权威人脸识别公开测试集LFW(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评比中,达到99.8%的识别精度和最低的波动幅度,领先世界水平。而且平安科技积累了亿级人脸库,应用于超过150+种金融及生活场景,超过6亿次使用人次,高精度、高效率、易接入、易使用,极大的优化了客户体验。

像这样的AI产品正在被不断的输出到行业中,这也是平安科技的另一职责技术孵化,尤其在金融、医疗、地产、汽车等领域。

在金融行业的保险业务场景中“安全和便捷”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核心问题。

平安科技已经实现了从保单认证到实人认证的跨越创新。智能认证利用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技术为每位客户建立起了生物档案,完成对人、相关行为及属性的快速核实。使得保单销售过程产生的纠纷大大降低,新契约投保退保率降至1.4%,远低于行业的4%。投保时间可缩短30倍,双录时间缩短3/4,质检成功率提升65%。

最近推出的智能闪赔也是一款创新型产品,可以让车险市场利用人工智能快速便捷的进行定损与风控。其包含四大技术:

“ABCD”之上的想象力

高精度图片识别: 覆盖所有乘用车型、全部外观件、23种损失程度,智能识别精度高达90%以上;

一键秒级定损: 以海量真实理赔图片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智能对车辆外观损失的自动判定,只需一键上传照片,秒级完成维修方案定价;

自动精准定价: 通过主机厂发布、九大采集地采集与生产数据自动回写三种方式,构建覆盖全国,精准到县市的工时配件价格体系,实现定损价格的真实准确。

智能风险拦截: 构建承保到理赔全量风险因子库,应用逻辑回归、随机森林等多元算法,开发30000多种数字化理赔风险控制规则,覆盖理赔全流程主要“个案”与“团伙”风险,实现对风险的事中智能锁死、智能拦截与事后智能筛查,有效降低理赔成本。

帮助金融机构应对金融挑战的例子已经数不胜数。而在医疗行业,平安科技也有相应布局,目前已经可以通过对大量医保记录分析,更好的判断疾病、病发率等问题,这样城市的管理部门可以更好的调用医疗资源,更早的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一方面实现市民的医疗成本降低,一方面保险公司也减少了索赔,让患者、保险公司形成共赢。

平安科技也根据不同市场进行不同的输出配置,一部分通过子公司的产品进行输出,另一部分子公司没有覆盖到的业务由平安科技直接输出,当然不论哪种模式所有一切技术都由平安科技提供。

几则小故事

在出发前我照例问了下采访地点,“平安科技的地址发一个吧。”“深圳第一高楼,不会走错的。”对接人回答道。

一进胡玮的办公室,墙的一侧贴着一个醒目的大表格,这是一张基础设施和各种系统故障率的表格,从上向下看下来,到目前为止事故数都是0。胡玮很兴奋地和我说,今年的表现超标,要做到全年零故障。

对于平安科技的一个个产品,区海鹰可以说如数家珍,当然他谈的最多的还是“以客户为中心”。不让客户做“白老鼠”一直是平安科技的坚持,区海鹰希望客户得到的都是通过验证的最佳方案。

最后再说一个数字,目前平安个人金融客户达到1.5亿,也就是说每10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是平安客户。

平安人就是有着那份骄傲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