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 践行者
第三期
走进中国电信研究院:发现创新,在电信这张大网之上
在中国电信业挥别黄金时代的档口,新研发基地的落成也给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借助更完整的实验环境和配套设施,基于电信这张大网,在自主创新技术向产品市场化转化上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
了解更多

文/王聪彬

从西直门内大街到北七家未来科技城,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在今年年初进行了一次大搬家。

沿着京承高速一路向北,可以看到未来科技城方向零星矗立着几个建筑。虽然相对空旷,但在这里却坐落着15家央企的研发机构,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中国电信也是三大运行商中目前唯一入驻的。

尤其在中国电信业挥别黄金时代的档口,新研发基地的落成也给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借助更完整的实验环境和配套设施,基于电信这张大网,在自主创新技术向产品市场化转化上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

改革与转型始终伴随中国电信业

论成熟度,国外电信业相比中国要高出一个阶段,不仅在4G、5G上的发展要比中国快2-3年,而且在行业应用发展上也采用条块划分的方式,进行行业产业化并获得了很好的收益,像2015年AT&T在物联网领域的收入已经接近15亿美元。

虽然在发展上有一定差距,但整个中国电信行业的发展一直是伴随着国家命运在发展,90年代末伴随着中国经济腾飞,电信行业多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迄今为止,中国电信业经历了四次重大改革,这也是针对政企合一的体制以及行政性垄断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所提出。1994年邮电分家、1999年电信和移动分离、2001年电信南北拆分、2008年三大运营商重组。

而第五次电信改革同时也在进行中,2013年5月工信部出台《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标志电信市场逐步向民营企业开放。2014年7月铁塔公司成立,标志多年来以分为主的电信基础设施,重新迈向集中。

到了2015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电信行业的增长平均数逐渐变为负值。传统电信运营商在固有的模式下已经不能再适应现在经济发展的而需求,主要表现在收入低值化,人口红利降低等层面。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的庞大,也使得中国电信业拥有大量的移动和宽带用户数,他们支撑了之前中国电信业的发展。按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陈运清的话说,中国电信业规模虽大,但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剪刀差”的问题,也就是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的下降。

而且总理多次提出提速降费,十三五规划也提出电信业要和相关行业进行结合,扩展新空间,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行业。

总体看来市场和政策层面都在推进电信业进行转型,这对于新时期的中国电信业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中国电信寻找扩展新领域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大堂(照片)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外景

三大运营商中的中国电信大家再熟悉不过,在2013年中国电信提出了“一去二化新三者”战略,其中“一去”是指“去电信化”;“二化”是指“市场化”和“差异化”;“新三者”则是指做“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应用的参与者。”。

在“一去二化新三者”的战略下,截止2015年,中国电信移动用户达1.979亿户,其中3G/4G达1.4313亿户,G终端用户5,846万户,净增5,138万户。3月23日,中国电信发布2015年全年财报,中国电信2015年营收3312.02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200.54亿元,同比增长13.4%。

虽然受提速降费、流量不清零、营改增等因素影响,但中国电信还是实现了营收的增长。但有人也认为这是中国电信出售铁塔及相关资产的一次性收益帮助。在记者看来还有一部分收益不能忽略,就是中国电信2015年ICT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288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IDC和云产品收入增幅近30%。

由于在移动和宽带两大主营业务ARPU值的下降,中国电信急需扩展新兴领域,来保证持续增长。

2015年5月13日中国电信发布了“互联网+”行动白皮书,也是首个运营商响应并发布的行动白皮书。中国电信希望在数据中心和基础网络的持续发展;云计算、大数据新基础设施建设保证;聚焦四大领域营造良好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保驾护航四个方向积极布局。

整个中国电信架构里有三朵云,第一电信云,电信大网本身的逐渐云化;第二,IT云,业务系统云化;第三,应用云,面向行业客户的云服务。三朵云促使中国电信利用云计算技术来进行业务拓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电信的业务也发生了重构。

中国电信在大数据方面也从内外两方面发力,对内基于中国电信内部的庞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对外基于行业客户的数据,提供专业化的处理、传输、存储,以及大数据的分析。

未来云计算与大数据正是中国电信的主要发力空间和业务增长空间,因为两者既是关联互动的,而且又和中国电信的大网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这其中在科研上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承担了重要角色。

技术与产品创新源泉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以下称“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为适应集团公司发展和电信市场竞争需要,于2001年4月18日挂牌成立的科研机构,定位为集团及各省级公司的企业决策智库、技术创新引擎和产品创新孵化器。

作为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今年已经是陈运清在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的第14个年头。他谈到三年前伴随集团转型发展,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也从重技术研究转型围绕产品线创新,三年后的今天已经向集团提供可部署的技术、系统,甚至直接向客户提供可部署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在组织架构上分为传统区域和创新实验区两部分,传统沿用原有技术,创新主要是自我研发提供产品能力,两者同时进行互补。

对应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也有专门的产品线,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线的职能一方面做技术创新,一方面做产品创新。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大堂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大堂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陈运清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陈运清

在云计算上对标国际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同时与开源组织深入探讨。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经过几年的研究,已经在OpenStack框架下设计出可以部署到线网中的一些产品,例如蓝存存储,并且这些系统也被部署和应用在省公司,是真正进行过验证的产品。同时在对标行业上,开发了“云眼”产品,对云服务提供商进行性能测试,让用户在选择上提供参考。

在大数据上的作法是将中国电信各种各样的业务系统生产数据与产品进行紧密结合,开发出一系列产品,而且产品已经真正抵达市场形成收入。例如灯塔大数据,提供零售研究、消费者研究、店铺选址、精准营销、泛义征信等服务。

“电信行业做技术研发的特点是离不开电信这张大网,所以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上和技术服务商的服务思路不太相同。”陈运清院长多次提到基于电信大网的创新,这也成就了平台与网络资源融合(云网融合)、云资源与大数据能力融合,来发掘业务模式。

“云眼”为上云指路

外界一般认为运营商的云计算技术要明显落后于传统商业云计算提供商,只能做一些传统ICT上云的一些支持。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三大运营商在云计算技术研发上都有大量的资源投入。

中国电信云计算已经形成“8+2+x”的布局,由先前的4个资源池拓展到8个,加上2大数据中心——内蒙园区和贵州园区,以及根据客户需求的“x”边缘节点,在企业级市场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是集团的云计算重点实验室,结合中国电信在云计算上的需求开发出了“蓝存”和“云眼”产品。4月19日,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也正式对外发布“云眼”产品,提供面向用户体验的云服务评估测试,为企业客户选择云服务提供依据,为公有及私有云服务的优化改进提供数据参考。

目前“云眼”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产品体系,中国电信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线总监杨明川强调了三方面,面向用户体验和业务特征的云服务评估的PerfRuler、基于典型业务负载的分场景云服务评估的AppGate、面向SLA管理的云业务监控的OptiKit等子产品,能够满足全方位的云服务评估与代理服务。

中国电信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线总监杨明川中国电信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线总监杨明川


2015年第四季度,云眼监测系统针对国内主流云服务提供商的IaaS云主机服务进行了评估,其中通过计算、存储、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五大维度的实测数据。

2015年第四季度基于Z标准化的加权云服务综合性能模型(CloudInsight Model)
2015年第四季度基于Z标准化的加权云服务综合性能模型(CloudInsight Model)

中国电信云公司也是云眼的用户,监控能力建设一直在完善,客户想了解使用云服务的情况,这和运维服务的监控不太相同,所以运用了研究院研发的云眼产品,对于资源使用优化还可以提供一些建议。

“灯塔大数据”照亮行业

运营商网络越来越一体化、立体化,在大数据上运营商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中国电信在大数据上已经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在集团和省公司也建设了大数据基础平台,将中国电信大数据资源汇聚起来,并发挥价值。

灯塔大数据就是基于中国电信基础数据平台之上,定位整合多源数据、打造能力平台、创新行业应用。

多源数据整合:中国电信将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数据资源、互联网数据、第三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将数据全脱敏,保护用户隐私。灯塔大数据平台上拥有800多亿条目,包含了信令、ODS、电商、视频、汽车等等。

能力平台打造:首先就要做到数据质量的控制和数据融合增益,最主要的还有数据能力封装,有标准的API、定量预测,以及基础数据的关联性。

行业应用创新:中国电信把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衔接到了一起,整体打造服务客户的能力。

灯塔大数据主要是汇聚行业数据,在对网络数据、用户消费行为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提供对外大数据分析的产品和服务能力。

杨明川说道,灯塔大数据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形成了“5+1+1”的产品体系,即5个应用领域(精准营销、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地理商业智能、金融与征信)、1个能力平台(基于AppStore提供各类应用)、1个流量入口。

灯塔平台拥有一套完整的大数据技术解决方案,包括数据从采集、存储到运用各个主要流程。目前平台上共收集了600亿条的数据,覆盖18000万的行业字典规模,日处理10000万条数据。

相比“云眼”最近正式对外发布,“灯塔大数据”借助中国电信的政企渠道已经面向市场提供服务,例如为店铺提供选址服务,通过电信数据和行业字典,分析用户的行为偏好、人口属性和位置数据,从而为客户提供合适的商圈地址。

写在最后

中国电信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线是中国电信的先锋,在未来也将继续坚持技术和产品两大驱动力。

当然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重点未来也将聚焦到互联网+上,因为随着行业深入到互联网+的转型过程中,在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上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则希望通过研发可以为互联网+提供更多的创新和服务,同时这对于中国电信也将是非常大的蓝海。